[发明专利]油气站场再生气封存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0430.0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陆诗建;李清方;范伟;张新军;于惠娟;韩小磊;张慧;陆胤君;张宁宁;刘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00;B01D53/26;C10L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塔 压缩机 第二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再生塔 分离器 气相出口 液相出口 出口 油气站场 再生气 封存 分离器入口 制冷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站场再生气封存设备,其包括吸收塔、第一换热器、再生塔、第一分离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制冷机及第二分离器。吸收塔包括吸收塔第一入口、吸收塔第二入口、吸收塔液相出口和吸收塔气相出口。再生塔包括再生塔入口、再生塔液相出口和再生塔气相出口。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入口、第一换热器第一出口、第一换热器第二入口和第一换热器第二出口。第一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器入口和第一分离器气相出口。压缩机包括压缩机第一入口、压缩机第一出口、压缩机第二入口、压缩机第二出口和压缩机液相出口。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一入口、第二换热器第一出口、第二换热器第二入口和第二换热器第二出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站场再生气封存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油气站场的天然气处理通常采用MDEA工艺来脱除H2S和CO2,以达到天然气外输的标准。MDEA脱硫再生塔释放的再生气主要由H2S和CO2组成。常用的再生气处理方式是将该再生气送入火炬烟囱或焚化炉燃烧,但是,这种燃烧的方式会释放大量的硫化物,污染环境,受到了环保法规的限制。所以,在环保压力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需要一种新型的再生气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站场再生气封存设备,其能将酸性气体回注到地层中,从而避免酸性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并降低酸性气体的处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站场再生气封存设备,其包括吸收塔、第一换热器、再生塔、第一分离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制冷机以及第二分离器。
吸收塔内部收容有处理液,且包括吸收塔第一入口、吸收塔第二入口、吸收塔液相出口和吸收塔气相出口,吸收塔第一入口与油气站场的原料气连通,吸收塔气相出口与外部管道连通。再生塔包括再生塔入口、再生塔液相出口和再生塔气相出口。
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入口、第一换热器第一出口、第一换热器第二入口和第一换热器第二出口;第一换热器第一入口连通于吸收塔液相出口,第一换热器第一出口连通于再生塔入口,第一换热器第一入口和第一换热器第一出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第二入口连通于再生塔液相出口,第一换热器第二出口连通于吸收塔第二入口,第一换热器第二入口和第一换热器第二出口连通。
第一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器入口、第一分离器液相出口和第一分离器气相出口,第一分离器入口连通于再生塔气相出口。
压缩机包括压缩机第一入口、压缩机第一出口、压缩机第二入口、压缩机第二出口和压缩机液相出口,压缩机第一入口连通于第一分离器气相出口和压缩机第一出口,压缩机第二出口连通于封存井,压缩机第二入口连通于压缩机第二出口。
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一入口、第二换热器第一出口、第二换热器第二入口和第二换热器第二出口;第二换热器第一入口连通于压缩机第一出口和第二换热器第一出口,第二换热器第二入口和第二换热器第二出口均连通于制冷机。
第二分离器包括第二分离器入口、第二分离器液相出口和第二分离器气相出口,第二分离器入口连通于第二换热器第一出口,第二分离器气相出口连通于压缩机第二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油气站场再生气封存设备的具体过程如下:
油气站场的原料气经由吸收塔第一入口进入吸收塔,吸收塔内的处理液吸收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等,经过处理后的原料气经由吸收塔气相出口进入外部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0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