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羟基磷灰石、PGS-M复合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0623.6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群;桑运霞;臧卫东;游正伟;吉艳霞;吴崇超;刘强;王少飞;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尔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2 | 分类号: | A61L27/12;A61L27/18;A61L27/50;A61L27/5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艳;许亦琳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羟基 磷灰石 pgs 复合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PGS‑M复合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骨修复材料,所述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原料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纳米羟基磷灰石30~60%,PGS‑M 40~70%。本发明提供的骨修复材料为纳米羟基磷灰石/PGS‑M复合骨修复材料,是由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成分与PGS‑M形成的纳米复合生物骨修复材料,并非是由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与聚碳酸酯的机械混合产物,得到的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分散很均匀,其综合性能也更加优良,在骨组织的修复替代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PGS-M复合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由于交通事故,疾病等造成的骨损伤达几千万,传统的骨修复材料如:医用金属或合金、陶瓷等材料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科研工作者们尝试将各种材料用于骨修复中,包括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但目前的材料仍存在生物降解性、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问题。
人体骨本身是由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组成的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作为骨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但是其脆性限制了其在骨修复方面的使用范围。目前特别需要制备一种性能优异的复合生物材料。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修复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骨修复材料既具有纳米羟基磷灰石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同时又具有聚合物的可降解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能满足骨修复的需求。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骨修复材料,所述骨修复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30~60%,PGS-M 40~70%。
纳米羟基磷灰石可通市购途径获得,也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自行制备。其中的纳米是指羟基磷灰石的粒径大小。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原料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纳米羟基磷灰石40~60%,PGS-M 40~60%。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原料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纳米羟基磷灰石40~50%,PGS-M 50~60%。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原料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纳米羟基磷灰石50~60%,PGS-M 40~50%。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GS-M为PGS-M。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制备PGS-M;(a2)制备含有纳米羟基磷灰石和PGS-M的混合溶液;(a3)待所述混合溶液的溶剂挥发后,交联;冷冻干燥后得到所述骨修复支架。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和所述PGS-M的重量比为3:7~6:4。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和所述PGS-M的重量比为4:6~6:4。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和所述PGS-M的重量比为4:6~5:5。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和所述PGS-M的重量比为5:5~6:4。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前述骨修复材料在制备骨修复支架、载药中的用途。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骨修复支架,由第一方面所述的骨修复材料制备而成。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第四方面所述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1)制备PGS-M;(b2)制备含有纳米羟基磷灰石和PGS-M的混合溶液;(b3)将盐模放入到所述混合溶液中;待所述混合溶液的溶剂挥发后,交联;溶解掉所述盐模;冷冻干燥后得到所述骨修复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尔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尔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0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