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作物栽培的山地型避雨防虫立柱雾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0968.1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张健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雨 山地 作物栽培 零排放 防虫 立柱 蔬果 坡地 营养液 产业发展 生态保育 无土栽培 栽培柱体 防虫网 非耕地 顶罩 防水 梯田 地形 安全生产 垂直 林地 荒漠 荒山 缺水 节水 干旱 | ||
1.一种适合作物栽培的山地型避雨防虫立柱雾耕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测绘的地形与等高线图进行栽培柱的排列布局,并确定循环管道的排列方式与营养液池控制室的建设地点;
b针对实施地的植被地形地质特点,进行栽培柱的放样定点和排列布局,以及落地基座处的平整或筑建;
c栽培柱是由避雨顶罩和主体组成的钢构;并进行覆避雨膜、扣定植板、挂防虫网、及柱内弥雾管道与喷头安装、柱基座的防水及回流处理,基座露土部份的园林地布隔离铺设,排列布局形成完整的避雨防虫立柱雾耕栽培单元;
f安装好柱体后,进行柱体固定,并把每栽培单元供液管及回流管分别接入供液侧管与回流侧管;
g依据地形及栽培柱布点的实际情况,进行营养液池建设点的确定;
h营养液供给系统安装;
i营养液回流系统安装;
j智能模块安装;
k选用营养液配方;
m育苗及移栽定植管理;
n病虫害管理;
o品种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合作物栽培的山地型避雨防虫立柱雾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循环管道达到零排放,指营养液循环无外排污染、无农药外排;栽培柱柱体固定有钢架基座的打锚固定法,或者钢架基座浇注混凝土固定法,或者用周边坡地表土进行培土埋设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作物栽培的山地型避雨防虫立柱雾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排列布局,指按照不同的栽培柱高进行间距布局,通常间距与柱高相等,如柱高3m则采用3X3m间距排列,让柱体下部份也能充分受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作物栽培的山地型避雨防虫立柱雾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所述的营养液池建成地下式营养液池,方便回流,液温相对稳定;对于高程差较大的基地,建成多级营养液池,多级营养液池,以高程差30-50米设为一级,过大影响弥雾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作物栽培的山地型避雨防虫立柱雾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中营养液供给系统包括水泵、过滤器、营养液杀菌器、强磁处理器的依次安装,形成主管、侧管、支管、毛管的养液供应系统,其中强磁处理器主要用以防止化学结晶堵塞,所述的防止化学结晶堵塞,意指化合物盐类因温度及浓度变化析出结晶体所致的堵塞;
步骤i中营养液回流系统,包括回流口、回流支管、回流侧管、回流主管的安装,多变地形不规则布点的基地其回流侧管采用纵向布设,等高布点的基地回流侧管横向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作物栽培的山地型避雨防虫立柱雾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j所述的智能模块,指专山地型避雨立柱雾培安装智能化计算机控制系统,实行具智能模块的专家管理,实现精准化的根雾控制及营养液管理,从而实现自动化省力化专业化生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作物栽培的山地型避雨防虫立柱雾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k所述的营养液配方分为,专用与通用配方;
蔬菜的专用配方为四水硝酸钙975.838g/t、七水硫酸镁265.72g/t、硝酸钾619.272g/t、硫酸锰1.409g/t、硼酸2.86g/t、五水硫酸铜0.079g/t、钼酸钠0.025g/t、硫酸锌0.148g/t、磷酸二氢铵115.139g/t、硫酸铵117.795g/t、鳌和铁19.231g/t、其余为水;
水稻的专用配方为四水硝酸钙1801.495g/t、七水硫酸镁659.229g/t、硝酸钾191.915g/t、硫酸锰2.461g/t、硼酸4.004g/t、五水硫酸铜0.275g/t、钼酸钠0.126g/t、硫酸锌1.208g/t、磷酸二氢铵213.555g/t、硅酸钠434.575g/t、鳌和铁38.462g/t、其余为水;
药草的专用配方为四水硝酸钙1142.945g/t、七水硫酸镁486.815g/t、硝酸钾599.694g/t、硫酸锰1.538g/t、硼酸2.86g/t、五水硫酸铜0.079g/t、钼酸钠0.025g/t、硫酸锌0.151g/t、磷酸二氢铵115.139g/t、鳌和铁19.231g/t、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09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理坡地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种植果树的土壤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