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0981.7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岳明;周朝;刘卫强;吴丹;赵金良;张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形成 氢化物 纳米 颗粒 表面 涂层 技术 | ||
1.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加热后的磁体表面喷涂稀土氢化物表面涂层处理剂,稀土氢化物表面涂层处理剂为含有稀土纳米氢化物和粘结剂的丙酮胶体溶液,然后在磁体表面形成稀土氢化物纳米颗粒涂层,稀土纳米氢化物为Pr、Nd、Tb、Dy氢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粘接剂使用PVP,稀土氢化物的平均颗粒直径在10-500纳米之间,随着稀土氢化平均颗粒直径增大,PVP型号从PVP k15增大到PVP k6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稀土氢化物的平均颗粒直径在10-100纳米之间时,选用PVP k15,稀土氢化物的平均颗粒直径在100-200纳米之间时,选用PVP k17,稀土氢化物的平均颗粒直径在200-300纳米之间时,选用PVP k30,稀土氢化物的平均颗粒直径在300-500纳米之间时,选用PVP k6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再通过热处理工艺使得表面涂层的氢化物纳米颗粒扩散到磁体内部从而制备出高磁性能烧结磁体。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要求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重量占磁体重量百分比为0.1-1%。
5.按照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喷涂的方式,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准备好用于形成稀土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处理剂,将处理剂置于喷枪壶中,并不断搅拌使之形成悬浮液,确保喷壶中的浓度一致;将表面抛光后的磁体用无水丙酮清洗,热风机吹干,称重后,在加热台上加热,随后在密闭容器里用喷枪对加热后的磁体进行喷涂,表面得到稀土氢化物纳米颗粒层,再称量重量,在650℃-900℃的温度下进行一级热处理,时间2-6小时,然后在450℃-550℃的温度下进行二级热处理,时间2-4小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剂中稀土氢化物的浓度是0.2-0.5g/ml,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数0.5%-5%。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扩散厚度大于10cm的磁体。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稀土氢化物表面涂层处理剂的制备:将稀土氢化物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丙酮中形成的胶体溶液,并在胶体溶液中加入粘合剂,形成用于稀土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处理剂。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涂,喷壶中安装有小型的搅拌装置不断搅拌,使悬浮液均匀被喷枪喷出;抛光后的磁体用无水丙酮清洗,热风机吹干,放在金属板上,一起放置在加热台上加热到80-120℃,时间2-5分钟。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形成氢化物纳米颗粒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加热后的磁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喷涂处理,喷枪与磁体的工作距离为8-15cm,喷枪压力为0.2-0.5MPa,喷涂后开启密闭容器一侧的抽气装置,使空气流动并通过末端回收无水丙酮,同时使密闭容器里的粉末快速沉淀并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09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磁芯线圈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