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枢结构及动铁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1634.6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0 | 分类号: | H04R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结构 电枢结构 磁铁 动铁 引出线 簧片 制程 一体成型的 一体成型式 单元领域 贴合设置 线圈设置 装配工艺 焊锡 零部件 穿过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动铁单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枢结构及动铁单元。一种电枢结构,所述电枢结构包括锷铁结构、磁铁、线圈和簧片,至少两个所述磁铁分别设置在锷铁结构的内侧面上,所述线圈与锷铁结构贴合设置,所述簧片依次穿过两磁铁之间及线圈设置,所述锷铁结构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本发明通过一体成型的锷铁结构,降低装配工艺难度,尺寸容易控制,减少了零部件的成本,以及保证结合强度和精度;同时通过线圈直接引出引出线,减少了引出线和本体线的连接,焊锡等制程,降低成本,更有利于线圈制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铁单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枢结构及动铁单元。
背景技术
在动铁单元中,电枢的作用是在通过交流电的时候,通过电磁感应定律在振动电枢中产生交变的磁场,从而使簧片在固定的磁场中产生来回的振动。
具体地参考图1,簧片13穿过线圈12及磁铁14设置,簧片13的振动通过传动杆15至隔膜16,簧片13在线圈12通电后产生电流,并在磁铁14的磁场作用下产生振动。
由于动铁单元本身体积很小,因此作为内部的线圈设计体积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并参考图2,线圈12的本体线的线径非常的细,目前用到的最细的线径大概是0.0006mm,最粗的大概是0.006mm,绕线的本体线一般来说比较细,用传统的铜线比较容易折断,因此本体线引出时,会接一根粗的引出线121,引出线121缠绕在本体线上,焊锡固定连接,然后用胶水122覆盖保护,引出线121比较粗,因此耐折耐腐蚀;但是,工艺复杂,效率低下,需要熟练的手艺才能很好完成装配工作,熟手需求量大,成本高。
同时,并参考图2,锷铁11的工艺目前主要是分层叠片焊接的工艺,同样对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夹具要求非常的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功能上分层的叠片会有涡流效应,能量损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枢结构,解决电枢结构的装配工艺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动铁单元,解决动铁单元的装配工艺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枢结构,所述电枢结构包括锷铁结构、磁铁、线圈和簧片,至少两个所述磁铁分别设置在锷铁结构的内侧面上,所述线圈与锷铁结构贴合设置,所述簧片依次穿过两磁铁之间及线圈设置,所述锷铁结构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线圈包括通过本体线环绕形成的线圈本体,以及由本体线向外引出的两引出线。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引出线贴合设置在线圈本体的表面。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本体线的材质为包含银的金属材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本体线的材质为纯银。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锷铁结构的材质为铁镍合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铁单元,所述动铁单元包括壳体以及电枢结构,所述电枢结构设置在壳体内。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动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膜片,所述簧片为U型结构,所述簧片的一端穿过两磁铁之间及线圈设置,并向外延伸设置有一与膜片连接的传动杆,所述簧片的另一端固定在动铁单元的锷铁结构上。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膜片包括振动片和薄膜,所述振动片设置在薄膜中心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电枢结构的锷铁结构包括设置在一外端面上的凸台,所述壳体包括一与凸台配合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1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