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斜接式触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2372.5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9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39;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53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枪 锁紧防脱装置 触发机构 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充电接口 锁紧机构 锁紧 斜接 状态和解锁状态 电动汽车充电 按压 插接配合 充电过程 充电状态 断电状态 可拆卸的 触发 解锁 充电 锁定 驱动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斜接式触发机构,其包括:一锁紧防脱装置,锁紧防脱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电动汽车上;一充电枪,充电枪与所述的锁紧防脱装置构成插接配合并且充电枪可向电动汽车充电,其中充电枪与锁紧防脱装置之间可在锁紧充电状态与解锁断电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的锁紧防脱装置包括:可接收充电枪触发力的触发机构、设置于触发机构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可接收触发机构的驱动并实现充电枪与电动汽车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充电过程中,充电枪可与电动汽车之间自行锁紧,避免了脱落现象,同时充电结束后只需稍加按压充电枪可自行与电动汽车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发机构,具体涉及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斜接式触发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可替代的新能源,这其中电力资源就是一个很好的绿色替代能源,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数量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配套充电设施的增多,现有技术提供的充电接口在日常的充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在外力等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充电枪与充电设备脱离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充电设备不能及时充满从而造成用户后续无法使用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简单、锁定牢靠的电动汽车防脱充电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斜接式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锁紧防脱装置,锁紧防脱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电动汽车上;
一充电枪,充电枪与所述的锁紧防脱装置构成插接配合并且充电枪可向电动汽车充电,其中充电枪与锁紧防脱装置之间可在锁紧充电状态与解锁断电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的锁紧防脱装置包括:可接收充电枪触发力的触发机构、设置于触发机构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可接收触发机构的驱动并实现充电枪与电动汽车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
所述的锁紧防脱装置与电动汽车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包括可拆卸安装于电动汽车上的锁紧壳体,锁紧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矩形壳体,其中锁紧壳体的开口端朝向电动汽车的外部,锁紧壳体的开口端还匹配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与锁紧壳体配合形成容纳锁紧防脱装置的容置空腔,密封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充电枪插入的避让孔;
所述的锁紧壳体的密封端安装有导电组件,导电组件一端位于锁紧壳体内且该端部可与充电枪匹配、另一端与电动汽车内的充电线路连接接通,所述的锁紧壳体上还设置有支撑壳体,支撑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矩形壳体,其中支撑壳体的密封端固接于锁紧壳体的密封端,所述的支撑壳体设置于锁紧壳体平行且远离地面的壁部上,所述的支撑壳体的深度方向与锁紧壳体的深度方向一致,上述的触发机构设置于支撑壳体内;
所述的触发机构包括沿支撑壳体的深度方向活动设置于支撑壳体内的触发组件、沿垂直于锁紧壳体深度方向且呈水平布置的驱动组件,触发组件可接收充电枪的触发并实现沿支撑壳体的深度方向运动,驱动组件可接收触发组件的驱动并实现沿垂直于支撑壳体深度方向的水平运动,所述的触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壳体与触发组件之间且用于驱动触发组件沿支撑壳体的深度方向向支撑壳体开口端运动的驱动元件;
所示的锁紧机构包括与驱动组件配合的传动组件、设置于传动组件与锁紧壳体之间的锁紧组件,其中传动组件可接收驱动组件的驱动并利用该驱动力实现锁紧组件与充电枪之间在锁紧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
所述的触发组件包括分别沿支撑壳体深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支撑壳体内且平行间隔布置的触发块一、触发块二,其中触发块一、触发块二之间通过设置的连接导向元件固接于一体,触发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触发块二上且呈竖直向上延伸布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触发块三,触发块一与触发块三之间形成安装驱动组件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除尘设备
- 下一篇:具有用于稳定闩锁的联接装置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