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信控制方法、手机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2729.X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9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煌;罗辉;洪瑞乾;覃国秘;李耀军;钟志威;朱鹏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4/14;H04W1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系号码 短信控制 短信内容 手机终端 短信 发送端 提示 播放提示信息 通讯录 发送 财产损失 短信诈骗 关联关系 建立关联 精神伤害 实时监测 所属用户 提示信息 预先建立 有效地 存储 指令 查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信控制方法,包括:判断短信是否异常,若是判断发送端联系号码是否已存储至本机通讯录;若是则实时监测是否接收到短信的查看指令;若则显示短信内容;生成并播放提示信息,提示短信内容异常谨防受骗;从预先建立的联系号码关联关系中查找与本机联系号码建立关联关系的第一联系号码;向第一联系号码发送第一提示信息,使提示第一联系号码所属用户:本机用户收到发送端联系号码发送的异常短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机终端。本发明的短信控制方法、手机终端能够有效地防止用户因轻信诈骗短信内容而受骗的现象的发生,降低人们因短信诈骗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信控制方法、手机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诈骗集团的诈骗技术也越来越高,诈骗集团作案的手段通常有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尤其是很多老年人都有因诈骗短信受骗的经历。短信、电话诈骗不仅会让受骗人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对受骗人造成精神上的严重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信控制方法、手机端终端,防止用户因诈骗短信而受骗,降低人们因短信诈骗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的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短信控制方法,所述短信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所接收的短信内容是否异常,若是,则判断所述短信的发送端联系号码是否已存储至本机通讯录;
当所述发送端联系号码已存储至本机通讯录,则实时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短信的查看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短信的查看指令,则显示所述短信内容;生成并播放提示信息,提示本机用户:所述短信内容异常,谨防受骗;
从预先建立的联系号码关联关系中查找与本机联系号码建立关联关系的第一联系号码;
向所述第一联系号码发送第一提示信息,以使所述第一联系号码所属终端实时接收并播放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提示所述第一联系号码所属用户:本机用户收到所述发送端联系号码发送的异常短信,可拨打所述发送端联系号码,核实所述短信内容。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接收到的短信内容是否异常之后还包括:
当所接收的短信内容正常,则根据接收的所述短信的查看指令显示所述短信内容。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短信的发送端联系号码是否已存储至本机通讯录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发送端联系号码未存储至本机通讯录,则删除所述短信。
优选地,所述提示信息为:语音提示信息,和/或文字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第一语音提示信息,和/或第一文件提示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机终端,所述手机终端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接收的短信内容是否异常,以及当短信内容异常时,判断所述短信的发送端联系号码是否已存储至本机通讯录;
监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发送端联系号码已存储至本机通讯录,则实时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短信的查看指令;
显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短信的查看指令,则显示所述短信内容;
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短信内容后生成并播放提示信息,提示本机用户:所述短信内容异常,谨防受骗;
查找模块,用于从预先建立的联系号码关联关系中查找与本机联系号码建立关联关系的第一联系号码;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联系号码发送第一提示信息,以使所述第一联系号码所属终端实时接收并播放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提示所述第一联系号码所属用户:本机用户收到所述发送端联系号码发送的异常短信,可拨打所述发送端联系号码,核实所述短信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