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制造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3377.X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0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成田裕司;中野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肖茂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制造方法和装置。算出涂布前厚度测定装置(17)中的标记(11a)间的长度L和涂布后厚度测定装置(18)中的标记(11a)间的长度L’的长度,算出长度比。基于算出长度比,对涂布后厚度测定装置(18)的测定厚度数据的测定位置进行补正。将补正了测定位置的补正涂布后厚度信息的测定点间用线段连接得到的补正涂布后厚度插补线上的涂布前厚度信息的各测定位置处的值,确定为各测定位置处的涂布后厚度,从该值算出与涂布前厚度之差,当算出涂布厚度为规定范围内时,判断为合格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极基材涂布电极墨水来制造电极的电极制造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制造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极的电极制造装置一般通过边搬运碳纸等电极基材边涂布电极墨水的方式进行制造。电极根据电极墨水的涂布厚度而对电池性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测定电极墨水的涂布厚度从而进行合格品判定。
日本特开2011-196755号公报中记载的放射线测定装置具备放射线源和传感器,基于从放射线源透过电极基材而到达传感器的放射线的强度,检测电极基材的涂布厚度。
在日本特开2011-196755号公报中记载的放射线测定装置中,分别检测电极基材的涂布部分和非涂布部分,根据其差值算出涂布厚度。但并非是对相同位置上的涂布部分和非涂布部分的厚度进行检测。因此,当电极基材的厚度不均匀时,无法准确地算出涂布厚度。
此外,在电极制造中,采用所谓的辊对辊制造方法。但在该制造方法中,对长条的电极基材施加张力而进行从卷出辊至卷取辊的搬运,因此在搬运途中有时在电极基材中产生拉伸。产生这样的拉伸时,与上述情况相同,难以检测相同位置处的厚度,因而无法算出准确的涂布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算出涂布厚度的电极制造方法和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本发明的电极制造方法是在搬运以第一间隔实施了标记的电极基材的同时涂布电极墨水来制造电极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涂布前厚度信息生成步骤,在该步骤中,在相邻的2个标记间,以小于所述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测定涂布所述电极墨水前的所述电极基材的厚度,来生成多个涂布前厚度信息,所述涂布前厚度信息包含相对于该2个标记中的一个的测定位置的信息;
涂布步骤,其在所述涂布前厚度信息生成步骤之后,在所述电极基材上涂布所述电极墨水;
涂布后厚度信息生成步骤,在该步骤中,在所述2个标记间,以小于所述第一间隔的第三间隔测定涂布了所述电极墨水的部分的所述电极基材的厚度,来生成多个涂布后厚度信息,所述涂布后厚度信息包含相对于所述2个标记中的与所述涂布前厚度信息生成步骤相同的一个的测定位置的信息;
长度比算出步骤,在该步骤中,检测所述涂布前厚度信息生成步骤与所述涂布后厚度信息生成步骤各自中的所述2个标记间的长度,并算出所述涂布前厚度信息生成步骤与所述涂布后厚度信息生成步骤中的另一个生成步骤中的所述2个标记间的长度相对于一个生成步骤中的所述2个标记间的长度之比;
测定位置补正步骤,在该步骤中,将所述另一个生成步骤中的多个厚度信息中的每一个的测定位置信息除以在所述长度比算出步骤中算出的所述长度之比来进行补正,从而作为所述另一个生成步骤中的多个补正厚度信息来得到;
涂布厚度算出步骤,在该步骤中,将与所述一个生成步骤中的所述涂布前厚度信息/涂布后厚度信息的测定位置对应的所述另一个生成步骤中的所述电极基材的厚度确定为对所述另一个生成步骤中的多个所述补正厚度信息的测定位置间进行线性插补而得到的补正厚度插补线上的值,并算出所确定的所述另一个生成步骤中的厚度与该测定位置中的所述一个生成步骤中的所述电极基材的厚度之差来作为涂布厚度;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3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