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组份粘度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3415.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军;鲍帅阳;杜垲;郭艳萍;徐晓昂;黄耀华;汤宏玉;李舒宏;陈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盘管 测量装置 第一容器 加热盘管 出水端 换热器 水箱 连通 温度传感器 截止阀 进水端 内腔中 温控器 液组 测量 气体连通管 数据采集仪 压力传感器 液体连通管 粘度测试仪 测量气液 第二容器 液相粘度 粘度测试 测试仪 恒压阀 溶液泵 可控 进口 | ||
1.一种气液组份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容器(1)、气相粘度测试仪(2)、冷凝盘管(3)、气体连通管(4)、液相粘度测试仪(5)、第二容器(6)、粘度测试桶(7)、液体连通管(8)、第一截止阀(9)、数据采集仪(10)、水箱(11)、溶液泵(12)、第二截止阀(14)、换热器(15)、液相温度传感器(16)、温控器(17)、加热盘管(18)、气相温度传感器(20)、恒压阀(21)、压力传感器(24);
所述冷凝盘管(3)固定连接在第一容器(1)内腔中,且冷凝盘管(3)的出水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水箱(11)的第一进口连通,第一截止阀(9)连接在第一管路中;水箱(11)的出水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换热器(15)的进水端连通,溶液泵(12)和第二截止阀(14)分别连接在第二管路中;换热器(15)的出水端通过第三管路与冷凝盘管(3)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加热盘管(18)固定连接在第一容器(1)内腔中,温控器(17)与加热盘管(18)连接;所述加热盘管(18)位于冷凝盘管(3)下方;
所述粘度测试桶(7)固定连接在第二容器(6)内腔中,液相粘度测试仪(5)固定连接在第二容器(6)上,且液相粘度测试仪(5)的转子位于粘度测试桶(7)中,粘度测试桶(7)通过液体连通管(8)和第一容器(1)连通,第二容器(6)通过气体连通管(4)与第一容器(1)连通;
所述气相粘度测试仪(2)、液相温度传感器(16)和气相温度传感器(20)分别与第一容器(1)固定连接,液相温度传感器(16)位于气相温度传感器(20)下方;
所述恒压阀(21)通过第四管路与第一容器(1)内腔连通;压力传感器(24)固定连接在第一容器(1)外壁,用于测试第一容器(1)内的压力;
所述气相粘度测试仪(2)信号输出端、液相粘度测试仪(5)信号输出端、液相温度传感器(16)信号输出端、气相温度传感器(20)信号输出端、压力传感器(24)信号输出端、恒压阀(21)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仪(10)信号输入端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组份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管路和旁通阀(13),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水箱(11)的第二进口连通,旁通阀(13)连接在第五管路中。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组份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溶液泵(12)和第二截止阀(14)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组份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阀(22),安全阀(22)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一容器(1)内腔连通。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组份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粘度测试仪(2)位于冷凝盘管(3)上方。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组份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镜(19)和照明灯(23),视镜(19)和照明灯(2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容器(1)上,且照明灯(23)的出光面与至少一个视镜(19)相对。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组份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镜(19)为三个,其中,第一个视镜(19)与冷凝盘管(3)相对,第二个视镜(19)与第一容器(1)内的液面相对;第三个视镜(19)位于第一容器(1)的顶部,且照明灯(23)的出光面与第三个视镜(19)相对。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组份粘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6)、液体连通管(8)、气体连通管(4)、水箱(11)、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均设有外壁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34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