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体外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3479.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君;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佰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83 | 分类号: | C12N5/078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增 淋巴细胞 高效体 外周血 外扩 稀释 淋巴细胞分离液 细胞免疫原性 血单核细胞 细胞 抗凝全血 细胞扩增 细胞因子 吹打 白膜层 肝素钠 上清液 染色 分选 混匀 抗凝 抗体 配比 平铺 去除 全血 洗涤 剔除 激活 重复 治疗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细胞扩增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体外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方法,包括:1)用肝素钠对全血抗凝,用PBS稀释;2)将稀释后的抗凝全血平铺加到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3)离心,吸取白膜层,将其吹打混匀,离心,弃上清液,重复洗涤;4)去除CD3+淋巴细胞,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抗体染色,分选细胞;5)将CD3‑淋巴细胞稀释,加入IL‑2、IL‑15、IL‑21和IL‑7,进行扩增。本发明在扩增前剔除CD3+细胞,极大降低了细胞免疫原性,同时用4种特定细胞因子按特定配比实现了对NK细胞的激活和扩增,既保证了NK细胞的扩增倍数,又大幅提高了NK细胞在治疗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扩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体外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NK细胞又称为自然杀伤细胞,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5%~15%,是重要的免疫细胞。科学家在1975年首次鉴定到了NK细胞,这类细胞能够在缺少T、B细胞的情况下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与具有细胞毒性的CD8+T细胞不同,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时不需要预先致敏可以直接杀伤MHC阴性的肿瘤细胞,这使得NK细胞在过继细胞免疫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但由于NK细胞在人外周血中的含量极低及肿瘤组织中分布频率较低(<10%),仅占单个核细胞的5%-10%,极大地限制了NK细胞作为过继免疫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多年来,人们一直尝试能在体外实现NK细胞的大量扩增,目前体外扩增培养后仅可以使NK细胞扩增几倍或十几倍,纯度亦不理想,不能满足实际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高扩增倍数以及高纯度的NK细胞体外扩增工艺,用于研究NK细胞的功能并为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体外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方法,本发明在扩增前剔除CD3+细胞,极大地降低了细胞免疫原性,同时用4种特定的细胞因子(IL-2、IL-15、IL-21和IL-7)按特定配比实现了对NK细胞的激活和扩增,既保证了NK细胞的扩增倍数,又大大提高了NK细胞在治疗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体外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菌状态下,取全血并用肝素钠抗凝,得到抗凝全血,然后用PBS稀释抗凝全血。
2)另取淋巴细胞分离液,将稀释后的抗凝全血缓慢平铺加到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保持两液面界面清晰。
3)对步骤2)所得液体离心处理,吸取血浆层与分离液层之间一层薄而致密的白膜层,将白膜层置于另一离心管中,用MACS吹打混匀,离心处理,弃上清液,再用MACS重复洗涤至少2次。
4)利用磁珠分选法去除CD3+淋巴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用CD3-beads抗体染色后,将细胞加于MACS柱子中进行分选细胞,获得CD3-淋巴细胞。
5)用FBS/RPMI 1640将CD3-淋巴细胞稀释至浓度为1*104/mL,取24孔板,在每孔中加入1mL细胞,同时加入10-50ng/mL的IL-2、10-50ng/mL的IL-15、10-50ng/mL的IL-21和10-50ng/mL的IL-7,进行扩增NK细胞。
本发明在扩增前剔除CD3+细胞,极大地降低了细胞免疫原性,同时用4种特定的细胞因子(IL-2、IL-15、IL-21和IL-7)按特定配比实现了对NK细胞的激活和扩增,既保证了NK细胞的扩增倍数,又大大提高了NK细胞在治疗中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佰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佰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3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