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3562.9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1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稻叶贵久;佐佐木启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欧阳柳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气装置,其能够在通气室内对以喷雾状混合有液体ATF的空气进行气液分离。通气装置(1)通过通气室(2)来进行搭载于车辆上的原动机或与原动机相关的传动机构的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该通气装置(1)具有通气室(2),该通气室(2)由树脂构成,并且具有将通气室(2)的内部的流体向通气室(2)的外部排出的排出口(2022),排出口(2022)由排泄管(51)构成,该排泄管(51)由金属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气装置,其例如被应用于搭载于车辆上的发动机、变速器和变速驱动桥等中,进行它们的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
背景技术
在搭载于车辆上的发动机、以及对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进行变换并传递的变速器和变速驱动桥等的主体的壳体上,设置有将壳体内的压力释放到外部的通气装置。通过通气装置,可抑制油被排出到通气装置的外部。
通气装置被设置于存在浸水可能性的场所。因此,例如已知在被配置于不易接触水的位置处的通气嘴(通气出口)上安装有通气管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05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通气装置,要求抑制所谓的油从通气口的喷出以及高温的油雾从通气装置的排出。为此,要求能够使以喷雾状混合有液体ATF的空气充分地气液分离。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通气室内对以喷雾状混合有液体ATF的空气进行气液分离的通气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一种通气装置(例如,后述的通气装置1),其通过通气室(例如,后述的通气室2)来进行搭载于车辆上的原动机或与所述原动机相关的传动机构的壳体(例如,后述的壳体101)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该通气装置具有通气室,该通气室由树脂构成,并且具有将通气室的内部的流体向通气室的外部排出的排出口(例如,后述的排气口2022),所述排出口由排泄管(例如,后述的排泄管51)构成,该排泄管由金属构成。
在上述(1)的通气装置中,流体在金属制的排泄管的内部空间中流通,由此与金属制的排泄管的内周面发生碰撞,被比热较低的排泄管冷却,从而进行流体的气液分离。由此,在截至到达排泄管为止的期间内未在通气室的内部空间中被气液分离的流体借助排泄管而被气液分离,因此抑制了流体向通气室2的外部被排出。
此外,由于排泄管与通气室分体构成,因而可适当选择使用最适于各产品的排泄管。因此,能够提高通气装置的布局的自由度。
(2)根据(1)的通气装置,所述排泄管上连接有由金属构成的支承部件(例如,后述的撑条514)。
在上述(2)的通气装置中,在流体与排泄管发生碰撞而排泄管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支承部件发挥散热器的作用,因此能够对排泄管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对在排泄管的内部空间中流通的流体进行冷却而充分地进行气液分离。
(3)根据(1)的通气装置,所述排泄管的与所述通气室的内部的空间连通的一端部侧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泄管的另一端部侧的内径。
在上述(3)的通气装置中,流体同排泄管的一端部侧与另一端部侧的内径不同的部分发生碰撞。由此流体被有效冷却,能够进行流体的有效的气液分离。
(4)根据(1)的通气装置,所述排泄管具有罩部(例如,后述的周缘凸部包覆部513),该罩部从所述通气室的外侧覆盖所述排泄管与所述通气室的结合部(例如,后述的排气口周缘凸部20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3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