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促进刺五加苗生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4009.7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0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月;张爽;王谦博;李俊萍;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4 | 分类号: | A01G7/04;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促进 刺五加 生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刺五加苗生长的方法。发明人在传统育苗方法基础上,通过补光,改变刺五加苗照射的光质,可显著促进刺五加苗的生长,相对于自然光照射组,本发明改变光质后的光处理组刺五加当年实生苗的株高、叶片数及根茎叶鲜重均明显增加,其中尤以红光:蓝光=4.6:1的LED红蓝混光组促生长效果最为明显,且经过改变光质的光处理后的刺五加当年实生苗生长状况相对一致,有效克服了生长状况参差不齐的问题,从而可明显缩短刺五加苗在移栽前的育苗时间,有效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种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改变光质促进刺五加苗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刺五加(拉丁名:Radix Acanthopanacis senticosl,英文名称:ManyprickleAcanthopanax Root),又称坎柺棒子、刺拐棒、老虎潦、刺花棒、五加参等,为五加科五加属木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刺五加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根、茎、叶、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祛风湿、活血祛瘀、健胃利尿的作用,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体虚羸弱、食欲不振、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等,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因此有“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的说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刺五加具有兴奋/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抗衰老、抗癌、抗菌、消炎、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
随着刺五加药用价值的不断挖掘,制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对刺五加原材料的需求大量上升,野生刺五加经历了掠夺式的无序采集,使得野生刺五加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已经面临枯竭,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了刺五加价格连年上涨,而刺五加自然状态下生殖能力弱,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列为渐危物种,从而使得人工种植刺五加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刺五加幼苗植株生长缓慢,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苗圃地抚育一至两年才能移至大田种植,育苗周期长,成本高,且刺五加幼苗生长状况参差不齐,难以统一化管理,也提高了刺五加种植的难度,提高了刺五加种植的成本。
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必需过程,一般的绿色植物当光照不足时往往由于无法有效进行光合作用而对其生长产生明显影响,严重的可导致植物的死亡,而不同光质对不同植物、甚至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促进作用并不相同,研究不同植物各自生长所需的最优照射光质可以有效的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
为了解决刺五加幼苗生长缓慢、生长状态参差不齐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研究不同照射光质对刺五加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确定最佳促生长方法,以期实现缩短刺五加幼苗移栽前的育苗时间,从而有效降低种植成本,实现统一化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刺五加苗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改变照射光质促进刺五加苗生长。
具体的,所述方法为在刺五加苗的苗床上设置照射光源,并调整照射光源的光质,所述调整照射光源的光质是指采用LED灯照射,并调整LED照射光质颜色或采用连续光谱的高压钠灯;
优选的,所述LED照射光质选自:红光与绿光和蓝光组,红光和蓝光组,所述连续光谱的高压钠灯选自连续光谱的200瓦高压钠灯;
更优选的,所述调整照射光源的光质是指采用LED灯照射,所述LED照射光质选自:红光:绿光:蓝光组=5-10:0.5-2:1-4、红光:蓝光2-6:0.5-3;
进一步的,所述LED照射光质选自:红光:绿光:蓝光组=6-8:0.8-1.5:2-3、红光:蓝光3-5:0.8-1.5;
最优选的,所述LED照射光质选自红光:绿光:蓝光组=7.7:1:2.2、红光:蓝光4.6:1。
本发明所述刺五加苗优选的为刺五加当年实生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