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控球阀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4556.5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3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习洪;陈亮;马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F16K5/06;F16K47/02;F15B1/02;F15B1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偏心球阀 液压站 阀系统 控制柜 全通径 控球 种液 智能化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 第一电磁阀 管道阀门 水力损失 液控球阀 液控系统 补油泵 蓄能器 水锤 油缸 磨损 智能 继承 改进 | ||
本发明属于管道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控球阀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液控球阀系统,包括偏心球阀、液压站和控制柜,液压站包括油缸、补油泵和蓄能器,以及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本发明采用的偏心球阀是在全通径偏心球阀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首先继承了全通径偏心球阀水力损失为零的特点,兼具了磨损小,寿命长的特点;然后又增加了一套智能的液压控制系统(即控制柜和液压站),通过优异的液控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达到完全消除水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控球阀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泵站采用的止回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采用水力控制的水泵控制阀,另外一类是采用液压系统控制的液控(重锤)蝶阀。这两类阀门虽然都具有两阶段快慢关,具有消除部分水锤的功能,但是以下存在缺点:
1、适应性差,不够智能,受管道负载影响很大,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阀门规律差别很大,不能够完全消除水锤(开阀水锤、关阀水锤和事故停泵水锤)。
2、水力损失大,水泵控制阀由于流道复杂,正常输水速度下一般水力损失为3~5m;液控蝶阀口径越小水力损失越大,中小口径(DN1800以下)的水力损失一般在0.4~1m,因此一般只用在大口径的输水管道上。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控球阀系统控制方法,该液控球阀系统水力损失小、磨损小、寿命长,能够智能化控制偏心球阀的开启或关闭,达到完全消除水锤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控球阀系统,包括设置在水泵管道后的偏心球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液压缸控制偏心球阀开启或关闭的液压站,及用于控制液压站的控制柜,所述液压站包括用于储油的油缸、由电机控制的补油泵和用于储存高压油的蓄能器,以及控制液压油路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
所述补油泵通过第一电磁阀与蓄能器相连,形成补油路;所述蓄能器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形成进油路,所述液压缸的活塞腔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油缸相连,形成回油路;所述蓄能器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液压缸的活塞腔相连,形成进油路,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油缸相连,形成回油路;
所述蓄能器通过第六电磁阀与液压缸的活塞腔相连,形成进油路,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一路通过第四电磁阀与油缸相连,另一路通过第五电磁阀与油缸相连,形成回油路。
作为优选,所述蓄能器的油压低于设定值时,所述电机和第一电磁阀得电,其余油泵和电磁阀不工作,补油泵启动,补油泵将油缸中的液压油经过高压过滤器后抽入到蓄能器中;所述蓄能器的油压达到设定值后,电机和第一电磁阀得电,蓄能器停止补油;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得电,其余油泵和电磁阀不工作,蓄能器高压油进入液压缸的无杆腔,偏心球阀匀速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得电,其余油泵和电磁阀不工作,蓄能器高压油进入液压缸的活塞腔,偏心球阀匀速关闭;所述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得电,其余油泵和电磁阀不工作,蓄能器高压油进入液压缸的活塞腔,偏心球阀快速关闭;所述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得电,其余油泵和电磁阀不工作,蓄能器高压油进入液压缸的活塞腔,偏心球阀慢速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站还包括手动泵和手动阀,所述手动泵通过手动阀左位端口与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形成进油路,所述液压缸的活塞腔通过手动阀左位端口与油缸相连,形成回油路;所述手动泵通过手动阀右位端口与液压缸的活塞腔相连,形成进油路,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手动阀右位端口与油缸相连,形成回油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油缸上设有空气过滤器和液位继电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或手动阀与油缸形成的回油路上设有回油过滤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补油路上设有第一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出口节能净化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高效净化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