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4597.4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夏泽民;周涛;高海波;陶科;缪勤竹;何智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龄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5 | 分类号: | F16L55/165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头 套管 软轴 外壁 粘接 磁感应传感器 管道外壁 弹性的 开口状 热熔胶 套管式 内壁 加热 熔化 管道泄漏部位 控制器连接 管路内壁 套管外壁 控制器 夹钳夹 紧套管 涂敷 涂覆 粘贴 送入 修补 泄露 取出 脱离 外部 恢复 | ||
1.一种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采用从管路内壁修补泄露部位,其特征在于,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具有泄露缺陷的管道内部的物料排泄干净;
S2、对排泄干净管道的内壁进行清洗、烘干处理;
S3、取一段具有弹性的套管,在套管的一侧开设一条缝隙使其截面呈C形开口状;
S4、在设有C形开口状套管的内壁涂覆热熔胶,然后将其与具有磁性的送管头粘接在一起,粘接时用夹钳夹紧套管的外壁,使其粘接后的套管的C形开口闭合,将送管头的一端与软轴连接;
S5、在套管的外壁也涂覆上热熔胶;
S6、在管道泄漏部位的外壁附近设置有磁感应传感器,并将磁感应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S7、用软轴将粘接有套管的送管头送入管道,当磁感应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发出信号后,软轴停止输送送管头;
S8、将具有破损泄露部位的管道外壁加热,通过对管道外壁的加热,使其热量传到管道的内壁,再通过管道内部将涂敷在套管外壁上的热熔胶熔化,并将套管与送管头之间粘合的热熔胶熔化,套管在弹性的作用下恢复成C形开口状与送管头脱离并粘贴在管道的内壁上;
S9、通过软轴将送管头从管道内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中的送管头包括中心的软轴,软轴的外面套装有永磁材料的磁套管,磁套管外套装有网状电加热层,电加热层外套装有金属套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套管上开设一条缝隙使其截面呈C形开口状,在缝隙内填充有隔磁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中在管道的外壁沿其外周均布有3~4个磁感应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具有弹性的套管自由状态下的外壁尺寸与管道的内壁尺寸相同,且成动配合,所述缝隙的宽度为3~8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中的套管在其两端的内壁上设有倒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步骤中在软轴上位于送管头的前端或后端装有摄像头和LED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中的磁感应传感器为干簧管,干簧管内设有两片位置相对应且彼此分离的弹簧片,弹簧片的端部通过电极端与信号线连接,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送管头位移到具有泄露缺陷管道部位时,彼此分离的弹簧片在永磁材料的作用下吸和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将摄像头、LED灯启动工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的管道为直管道或为弯曲管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加套管式管路补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的套管先加工成长管,使用中根据管道上破损泄露段的尺寸再裁截成相应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龄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龄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5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容器与管道内压自紧堵漏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裂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