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5235.7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鹰;左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23/06 | 分类号: | H01J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束 同轴 熔丝增材 制造 电子枪 装置 | ||
1.一种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丝头(1),设置在所述电子枪的内部腔室中,用于将丝材(8)导入所述电子枪内;
水冷阴极(2),设在所述导丝头(1)的上部外周,且与所述导丝头(1)同轴安装;所述导丝头(1)与所述水冷阴极(2)之间设有绝缘密封件(7),所述绝缘密封件(7)具有预定强度的耐压强度,所述绝缘密封件(7)与所述导丝头(1)可拆卸连接;
环形绝缘子(3):设在所述水冷阴极(2)的下端,且与所述水冷阴极(2)同轴安装;
阳极(4):设在所述环形绝缘子(3)的下端并与其可拆卸连接;
消像线圈(9),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消像线圈(9)设在所述阳极(4)的下端外周,用于产生水平磁场,使运动电子在所述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指向电子束的轴线;
聚焦线圈(5):设在所述阳极(4)的出束口,且在所述消像线圈(9)的下端,用于将电子束聚焦成电子束斑,所述聚焦线圈(5)与所述导丝头(1)、所述水冷阴极(2)、所述阳极(4)和所述消像线圈(9)同轴安装;沿所述导丝头(1)的中心轴设有导丝管(102),所述丝材(8)通入所述导丝管(102)中可沿轴线进给,将所述导丝头(1)接地;所述导丝头(1)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管状结构,在所述导丝头(1)的上端面安装有进水管(101)和出水管(103),所述进水管(101 )伸入所述导丝头(1)的管内部一定距离,用于冷却所述导丝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7)上安装有锁紧环(701),用于使所述绝缘密封件(7)和所述导丝头(1)安装后的紧密锁紧,在所述锁紧环(701)与所述绝缘密封件(7)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橡胶圈(7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阴极(2)套接安装在所述绝缘密封件(7)外,所述水冷阴极(2)与所述绝缘密封件(7)之间的安装缝隙中设有第二密封橡胶圈(207),在所述水冷阴极(2)的底部端面设有安装孔,用于与所述环形绝缘子(3)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绝缘子(3)采用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环形绝缘子(3)的端面设有与所述水冷阴极(2)的底部端面连接的安装孔,所述环形绝缘子(3)与所述水冷阴极(2)的底部连接间隙之间设有第三密封橡胶圈(2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绝缘子(3)与所述水冷阴极(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环形绝缘子(3)与所述水冷阴极(2)上的安装孔为与所述螺钉相匹配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绝缘子(3)通过安装法兰(6)与所述阳极(4)连接安装,在所述环形绝缘子(3)上与所述阳极(4)的连接间隙中设有第四密封橡胶圈(403),所述阳极(4)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4)为上宽下窄的锥形夹层结构,在所述阳极(4)的下端设有阳极进水口(402),在所述阳极(4)的上端设有阳极出水口(401),所述阳极进水口(402)与所述阳极出水口(401)之间通过所述阳极(4)的夹层腔连通,可用于冷却所述阳极(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阴极(2)的内壁为凹形球面,所述水冷阴极(2)的凹形球面、所述阳极(4)的锥形内表面和所述导丝头(1)的外表面组成放电腔室,所述放电腔室内用于产生等离子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束同轴的熔丝增材制造电子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聚焦线圈磁轭(501)和第二聚焦线圈磁轭(502),所述第一聚焦线圈磁轭(501)和所述第二聚焦线圈磁轭(502)相对叠放设置形成的中间空隙用于安装所述聚焦线圈(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52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多级降压收集极结构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面磁绝缘线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