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模块和电池组以及制造电池组模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5365.0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0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A.勒姆克;L.拉肯马赫;B.沙尔;F.维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13 | 分类号: | H01M50/213;H01M50/249;H01M50/258;H01M50/244;H01M50/502;H01M10/0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模块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池组模块(5),所述电池组模块(5)带有电池单元基板(7)以及多个布置在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上的电池组电池单元(6),其中,所述电池组电池单元(6)分别具有电池单元壳体(8)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电池单元壳体(8)中的电池单元线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池组电池单元(6)的电池单元壳体(8)分别构造成杯形的并且与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构造成一件式的,其中在邻近的电池单元壳体(8)之间设置有自由空间(11)以用于通过所述自由空间(11)由调温流体穿流,为所述电池组电池单元(6)调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5),其特征在于,已构成的所述电池单元壳体(8)具有圆形的或多边形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模块(5),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单元壳体(8)通过从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出发垂直于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伸延的且通过电池单元基板在一端部封闭的管(10)构成,所述管带有圆形的或多边形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模块(5),其特征在于,带有圆形的或多边形的横截面的所述电池单元壳体(8)分别通过在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的共同的、紧凑的材料块(16)中的杯形的空腔(15)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连同所述电池单元壳体(8)构造成导电的并且借助于电极联接部(13)具有所述电池组模块(5)的一个电极,相反地,通过所述电池组模块(5)或具有至少一个电池组模块(5)的电池组(3)的、各一个封闭相关的电池单元壳体(8)连同电池单元线圈(9)的且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电池单元壳体(8)电绝缘的盖元件(12)的电极联接部(14),或者通过电池组模块(5)或具有至少一个电池组模块(5)的电池组(3)的、共同的、封闭电池单元壳体(8)的且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电池单元壳体(8)绝缘的盖元件(12')的电极联接部(14)提供另一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模块(5),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独立的电极联接部(13,14),通过所述电池组模块(5)或具有至少一个电池组模块(5)的电池组(3)的、各一个封闭相关的电池单元壳体(8)连同电池单元线圈(9)的盖元件(12),或者通过所述电池组模块(5)的或具有至少一个电池组模块(5)的电池组(3)的、共同的、封闭电池单元壳体(8)的盖元件(12')提供两个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模块(5),其特征在于,封闭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连同所述电池单元壳体(8)和/或电池单元壳体(8)的盖元件(12)或共同的盖元件(12')构造成不导电的,然而具有用于电联接已构成的电池组电池单元(6)的可导电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模块(5),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具有至少一个可被用于为所述电池组模块(5)的电池组电池单元(6)调温的介质穿流的通道结构(18)。
9.一种带有电池单元基板(7)以及布置在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上的多个电池组电池单元(6)的电池组模块(5),其中,所述电池组电池单元(6)分别具有电池单元壳体(8)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电池单元壳体(8)中的电池单元线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池组电池单元(6)的电池单元壳体(8)一件式地通过挤压型材(17)构成,并且所述挤压型材(17)与独立地制造的电池单元基板(7)相连接或可相连接,所述电池单元基板(7)在一端部封闭已构成的所述电池单元壳体(8),其中在邻近的电池单元壳体(8)之间设置有自由空间(11)以用于通过所述自由空间(11)由调温流体穿流,为所述电池组电池单元(6)调温。
10.一种电池(3),其带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模块(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53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用高电压单元壳体、高电压单元及车辆
- 下一篇: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