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穴式精量播种定点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5919.7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杰;刘正道;何进;林英清;李洪文;李炎;卢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A01C7/06;A01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式精量 播种 定点 施肥 装置 | ||
1.一种穴式精量播种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1)、导轨(2)、推杆(3)、驱动杆(4)、支架(5)、播种铲(6)、排种器总成(7)、连杆(8)、施肥器总成(9)和施肥铲(10);其中驱动杆(4)的中部与支架(5)上方的凸出部铰接,驱动杆(4)的后端与推杆(3)的顶部相连,驱动杆(4)绕支架(5)往复摆动;两根连杆(8)的上端分别铰接于驱动杆(4)的两侧;播种铲(6)和施肥铲(10)分别安装于支架(5)的左右两侧;
两根连杆(8)的下端分别与排种器总成(7)和施肥器总成(9)相连,为排种器总成(7)和施肥器总成(9)提供动力;排种器总成(7)和施肥器总成(9)分别安装于播种铲(6)和施肥铲(10)的内部,且排种器总成(7)和施肥器总成(9)分别沿播种铲(6)的排种轮轴(704)和施肥铲(10)内部的排肥轮轴(904)以相同方向单向周转;两块滑块(1)分别与推杆(3)中部横梁的前后面固接,两根导轨(2)通过上下两块固定板与支架(5)固接,且两根导轨(2)为前后平行布置,推杆(3)的正视呈“A”形,前后两根导轨(2)分别穿过前后两块滑块(1)的中心,推杆(3)在驱动杆(4)的带动下沿导轨(2)做上下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式精量播种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器总成(7)通过排种固定侧板(702)和排种轮轴(704)安装于播种铲铲体(604)的右侧,且排种轮轴(704)的轴线穿过播种铲铲体(604)中部圆孔的孔心,数块种腔分隔板(609)左右两侧面分别垂直固接于播种铲铲体(604)上半部的右侧和支架(5)的左侧,并与同侧的排种器总成(7)、进种口(603)、播种铲铲体(604)和支架(5)围成一级种腔(602);护种机构与排种器总成(7)、推杆(3)、清种板(601)、播种铲铲体(604)和支架(5)围成二级种腔(6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穴式精量播种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铲(6)还包括清种板(601)、进种口(603)、播种铲铲体(604)和种腔分隔板(609),其中播种铲铲体(604)为前后设置的主体支撑板,且播种铲铲体(604)中部开有一用以配合排种止动棘爪(701)的孔,播种铲铲体(604)的侧视形状近似“,”形且尖端冲下,同时该尖端位于播种铲铲体(604)的后方;进种口(603)固接于播种铲铲体(604)的前方且位于播种铲(6)的右侧,并与前方的机具排种管连接,待播种的种子通过进种口(603)进入一级种腔(602)内;
清种板(60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垂直固接于播种铲铲体(604)下方尖端的前沿右侧和支架(5)的左侧,清种板(601)的下沿与播种铲铲体(604)的尖端持平,清种板(601)的上沿位于排种器总成(7)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穴式精量播种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铲(6)还包括播种固定板(605)、播种弹性连接板(606)、护种板(607)和播种铲凸起(610),“L”形的播种固定板(605)位于播种铲(6)的后上方外且固接在播种铲铲体(604)的左侧;播种固定板(605)、播种弹性连接板(606)和护种板(607)顺序栓接组成护种机构;
在播种铲铲体(604)的后方和支架(5)的相应位置均设有一播种铲凸起(610),对应设置的播种铲凸起(610)会避免护种板(607)在移动时发生横向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59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