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6234.4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C07B53/00;C07D24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陈酩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用于使和丙腈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它为C‑9伯胺金鸡纳碱和铜色树碱组成的混合物,所述C‑9伯胺金鸡纳碱和铜色树碱的摩尔比为1:1。实现了丙腈的不对称加成,突破了现有的缺陷。
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16年02月24日,申请号为201610099742.3,发明名称为“一种艾沙康唑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涉及一种药物合成用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艾沙康唑合成过程中用于丙腈加成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由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所致,其易感人群为免疫力低下患者,多发生在血液、ICU、移植以及呼吸和感染领域,其中血液科病人,如骨髓移植、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比重约占61%,感染和呼吸科患者约占17%,主要集中为艾滋病、呼吸衰竭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国内临床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7%-14%;ICU领域侵袭性真菌感染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ICU和移植病人的比重约占15%,多为实体器官移植、大型手术和胃肠外营养的患者。
(艾沙康唑硫酸酯)是三氮唑艾沙康唑的水溶性前药,用于治疗18周岁以上患者的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和侵袭性毛霉菌感染。艾沙康唑硫酸酯是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艾沙康唑的前药,艾沙康唑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中的14-α-麦毛甾醇脱甲基酶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合成,以致真菌细胞膜化学组成改变,膜功能紊乱,通透性增加,细胞内液外溢,进而达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现有的艾沙康唑硫酸酯的制备方法中,工艺步骤繁多,意味着产率降低,成本显著上升。如果能够减少其合成步骤,能够极大地减少其反应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高产率,降高收率,则能够使得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艾沙康唑合成过程中用于丙腈加成的催化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催化剂,用于使和丙腈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它为C-9伯胺金鸡纳碱和铜色树碱组成的混合物,所述C-9伯胺金鸡纳碱和铜色树碱的摩尔比为1:1。
优化地,它的使用方法为: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丙腈、催化剂、有机溶剂,降温至-20~-5℃,滴加含有的N,N-二甲基乙酰胺进行反应提纯即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催化剂,通过采用C-9伯胺金鸡纳碱和铜色树碱混合,实现了丙腈的不对称加成,突破了现有的缺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艾沙康唑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艾沙康唑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1mol二氟苯基乙酰氯、1.2mol三氮唑、0.15molCuI、1.5mol碳酸钾和0.8L DMF(N,N-二甲基甲酰胺),升温至80℃搅拌反应10小时,TLC(薄层色谱法)检测反应完全后;过滤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回收DMF,残留物则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类白色固体,即第一产物,产率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