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带图设计敷贴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6713.6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1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杜丽丽 |
地址: | 71000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敷贴 良性肿瘤手术 乳腺 打印 切口带 切口线 连线 透明 乳腺良性疾病 层叠设置 定位工具 临床外科 人体组织 手术切口 图表设计 医生手术 由上向下 镂空孔 愈合 切除 美容 制作 帮助 | ||
本发明涉及手术切口人体组织体表定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带图设计敷贴。所述带图设计敷贴包括由上向下层叠设置的透明敷贴和底贴;所述透明敷贴中心开设一直径为18‑22mm的镂空孔;所述透明敷贴上3至9点连线以上打印有多条按照langer氏线设计的第一设计切口线,3至9点连线以下打印多条第二设计切口线。本发明将敷贴材料、打印技术及图表设计结合起来,制作成方便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定位的敷贴,可以给临床外科医生手术切除乳腺良性疾病设计切口提供帮助,满足患者愈合美容需求,使用简单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切口人体组织体表定位工具,一种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带图设计敷贴及使用方法,可用于外科手术前切口定位。
背景技术
乳腺疾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可发生于多个年龄阶段,而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及瘤样增生等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经常因多次治疗导致乳房外形变化和多处瘢痕形成,甚至少数疾病可导致全乳房的切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良性疾病手术治疗是唯一治疗手段,然而手术切除后瘢痕影响乳房外形,尤其在年轻患者对美容要求甚高。
既往乳腺良性手术以放射状切口为主,术后美容效果差,尤其是乳头平面以上容易暴露切口,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乳腺手术美容切口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1986年Langer氏在尸体上截了许多洞,结果这些洞便形成一定方向的椭圆形,其长轴连接起来即为有名的Langer氏线(朗格氏线),多年来一直成为切口线的标志。同样在乳房表面皮肤存在Langer氏线,以朗格氏线设计切口线,愈合快瘢痕小,美容效果好。因此,现代乳腺外科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乳头平面以上以朗格氏线为切口,乳头平面以下为放射状切口为主。然而,外科医生麻醉后术中进行设计难以准确沿Langer氏线设计,尤其是乳房为体表可移动器官,术中划线难以达到美容效果。
综上所述,为辅助外科医生术中进行乳腺良性肿瘤切口设计,需要一种固定的切口设计图,将设计图打印于不可拉伸的敷贴上,与乳房完美贴合且切口设计完全按Langer氏线设计,可以满足患者预后对美容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辅助外科医生术中进行乳腺良性肿瘤切口准确定位,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带图设计敷贴及使用方法,将设计图打印于不可拉伸的透明敷贴上,与乳房完美贴合且切口设计完全按Langer氏线设计,形成固定的切口设计图,可以满足患者预后对美容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其中一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带图设计敷贴,包括包括由上向下层叠设置的透明敷贴和底贴;所述透明敷贴中心开设一直径为18-22mm的镂空孔;所述透明敷贴上3至9点连线以上打印有多条按照langer氏线设计的第一设计切口线,3至9点连线以下打印多条第二设计切口线。
优选的,所述镂空孔的直径为20mm。
优选的,所述透明敷贴由不可拉伸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不可拉伸材料为透明塑料。
优选的,所述透明塑料选用聚乙烯、聚丙乙烯、聚氨酯、聚乳酸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多条第一设计切口线是按照langer氏线设计的弧形切口线,每条第一设计切口线之间保持间距延伸并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多条第二设计切口线中的每条之间保持间距延伸并呈现放射状。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
一种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带图设计敷贴使用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首先进行相应的手术前的消毒;
步骤2:将敷贴从底贴上撕下,按照镂空孔和3点、9点方向贴于乳房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