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6715.5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5/00;A23L33/00;A23P3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载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16 | 代理人: | 韦群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固体饮料 血脂 制备 感官 挤压膨化工艺 中药原料配比 最佳工艺参数 无毒副作用 干燥工艺 螺杆转速 实验设计 药食同源 原料颗粒 火麻仁 决明子 桑叶 山药 膨化 安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中药原料配比为火麻仁8~26重量份,桑叶4~20重量份,辣木叶2~16重量份,决明子2~16重量份,山药80~120重量份。制备方法包括粉碎、干燥、包装等步骤,挤压膨化工艺为最佳干燥工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原料颗粒大小100目、原料水分含量16%、膨化温度150℃、螺杆转速160r/min。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感官评分低、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验设计合理,制得的成品感官评分高、稳定性好,提高了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的质量,实现了药食同源,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类配方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脂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疾病;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中循环,因此高血脂是通过高脂蛋白血症表现出来的。“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五谷杂粮,有益于人类而无害于身体,因而性“中”;这是中华原创医学选择食品最主要的标准。食疗成为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以食物为药物具有以下几大突出的优点:一、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二、食疗使用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价格低廉,让我们在日常用餐中便可达到调理的目的。
固体饮料是指以糖、乳和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食用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每100克成品水分不高于5克的固体制品,呈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分为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和焙烤型固体饮料三类。据前瞻网《中国固体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内固体饮料企业的精耕细作,由于固体饮料方便、快捷、品类繁多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捧,固体饮料行业步入快速发展通道,行业内企业数量和行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市场上固体饮料的感官指标、离心沉淀量、微生物等项目不合格的情况频频出现,制备感官评分高、离心沉淀量符合要求的固体饮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采用中药原料制成的固体饮料能够发挥药食同源的功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有关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存在感官评分低、稳定性差的缺点。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感官评分低、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饮料的中药原料配比为火麻仁8~26重量份,桑叶4~20重量份,辣木叶2~16重量份,决明子2~16重量份,山药80~120重量份。
作为优选,所述固体饮料的中药原料配比为火麻仁15重量份,桑叶12重量份,辣木叶7重量份,决明子4重量份,山药100重量份。
作为优选,所述固体饮料的中药原料配比,筛选时以感官评分和组合物功效作为指标。
中药原料配比筛选方法具体为:以感官评分和组合物功效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确定影响感官评分和组合物功效的中药原料种类及对应的重量份,设计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第一因素:火麻仁,设有14g、15g、16g、17g四个水平;第二因素:桑叶,设有8g、10g、12g、14g四个水平;第三因素:辣木叶,设有4g、5g、6g、7g四个水平;第四因素:决明子,设有4g、5g、6g、7g四个水平;第五因素:山药,设有98g、100g、102g、104g四个水平。分析实验结果,并验证,得到中药原料的最佳配比。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调节血脂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