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线缆的分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7240.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营;韩宏兴;尹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开发区长城石油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3 | 分类号: | H01R9/03;H01R9/28;H01B7/14;H01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线结构 硬质绝缘 导电管 硬质绝缘层 海底线缆 主控系统 垂直设置 导线连接 厚度均匀 圆柱形管 作业设备 插接头 集束型 中空的 主线缆 线缆 集结 穿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底线缆的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分线结构包括一硬质绝缘板,所述硬质绝缘板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供导线连接用的导电管;所述硬质绝缘板为一厚度均匀的平板;所述导电管为中空的圆柱形管,其穿过所述硬质绝缘层且与所述硬质绝缘层垂直设置,所述导电管与所述硬质绝缘板之间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一种分线结构将多组子线缆集结成一组集束型的主线缆,使得多组作业设备跟主控系统之间只需要一个插接头进行连接,简化了整个主控系统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线缆的分线结构。
背景技术
海上作业需要多组设备同时作业,而多组设备均需要与船上或者岸上的控制设备连接,如果多组设备同时与控制设备连接,控制设备上将设置很多个插接头来与作业设备连接,这会增加控制设备的体积,使得整个是控制设备体积庞大,同时,会增加插接头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底线缆的分线结构,使得多组作业设备的线缆集结成一束集束型光缆,使得多组作业设备只需要一个插接头与控制系统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底线缆的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分线结构包括一硬质绝缘板,所述硬质绝缘板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供导线连接用的导电管;
所述硬质绝缘板为一厚度均匀的平板;
所述导电管为中空的圆柱形管,其穿过所述硬质绝缘板且与所述硬质绝缘板垂直设置,所述导电管与所述硬质绝缘板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管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线,并且所述导线与所述导电管之间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硬质绝缘板上还设置有供导线反向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集束通孔和分束通孔。
优选地,导线采用反向交叉的方式,将一束主线缆分成一束或者多束子线缆;
主线缆包括多条主线缆导线以及将多条主线缆导线包裹其中的集束套管,子线缆包括至少一条子线缆导线以及将子线缆导线包裹其中的分束套管;
所述主线缆导线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导电管的第一端形成电连接,主线缆导线的另一个自由端从所述集束通孔穿过,向所述导电管的第二端延伸,然后集中于一根集束套管内,形成一束主线缆;
所述子线缆导线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导电管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电连接,子线缆导线的另一个自由端分成一组或多组,分别从所述分束通孔中穿过,向所述导电管第一端的方向延伸,从同一分束通孔中穿过的导线集中于一根集束套管内,形成子线缆。
优选地,所述海底线缆的分线结构还包括保护壳,所述分线结构和导线包裹于所述保护壳内,并且与所述保护壳之间无缝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通过二次注塑形成,一次注塑形成一层骨架,用于实现焊点以及线缆之间的填充以及形成对外部的支撑,二次注塑形成二层骨架,用于实现一层骨架和主线缆以及子线缆外壳之间的连接以及密封。
优选地,所述硬质绝缘板的边缘设置有卡接凹槽,用于与外部保护壳之间形成紧密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一种分线结构将多组子线缆集结成一组集束型的主线缆,使得多组作业设备跟主控系统之间只需要一个插接头进行连接,简化了整个主控系统的结构;采用反向交叉的方式,将一束主线缆分成多束子线缆,缓冲了线缆长度方向的拉力对导线与导电管之间的连接点的拉伸,增加了导线与导电管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并且,本结构可以适用于一分二、一分四、一分八等多种形式,其通用性非常强;最后,本发明的保护壳采用二次注塑工艺实现,使导线以及焊点之间均由绝缘的注塑材料填充,防止导线之间短路以及信号的串扰,另外注塑材料对导线实现了固定以及支撑;二次注塑实现了一层骨架以及线缆外壳之间的连接以及密封,保护壳具有防水、防腐蚀以及防紫外线的性能,对线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开发区长城石油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开发区长城石油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7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