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耳菜专用催芽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7690.0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刘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4/10 | 分类号: | A01G24/10;A01G24/12;A01G24/20;A01G24/25;A01G2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芽 木耳菜 制备 出芽 稻糠 混合预处理 试验条件 种子催芽 鹌鹑 草木灰 营养量 重量份 黑土 松软 发病率 冻土 发酵 粪便 土质 稀土 清水 黄土 生长 种植 基层 成功 农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耳菜专用催芽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黄土80‑120份,黑土40‑60份,草木灰20‑30份,稀土1‑5份,稻糠30‑50份,鹌鹑粪便15‑20份,清水15‑2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木耳菜专用催芽土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土混合预处理;炒土冻土;发酵;混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木耳菜专用催芽土,营养量高,土质松软,采用该催芽土催芽的木耳菜种子催芽周期短、效率高、出芽率能够达到98%,比现有的催芽方法提高20%的出芽率,采用该催芽专用土催芽的木耳菜种子在种植后发病率低、生长速度快;该木耳菜专用催芽土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昂贵的仪器及试验条件,普通农家按照该方法便能制备成功,适合广大基层农民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催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耳菜专用催芽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催芽是能引起芽生长、休眠芽发育和种子发芽,或促使这些前发生的措施,均称为催芽。催芽是保证种子在吸足水分后,促使种子中的养分迅速分解运转,供给幼胚生长的重要措施。木耳菜种子在催芽时,一般通过在保温箱内静置催芽法,这种催芽方法效率低,催芽周期很长但是出芽率很低,木耳菜种子与传统的绿叶植物种子差异大,用常规的催芽方法都难以解决出芽率低的问题,为此,本申请人研发了一种木耳菜种子催芽方法,本申请适用于该木耳菜种子催芽方法的专用催芽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木耳菜专用催芽土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耳菜专用催芽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黄土80-120份,黑土40-60份,草木灰20-30份,稀土1-5份,稻糠30-50份,鹌鹑粪便15-20份,清水15-20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黄土116份,黑土58份,草木灰29份,稀土4份,稻糠42份,鹌鹑粪便17份,清水17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黄土100份,黑土50份,草木灰22份,稀土2份,稻糠35份,鹌鹑粪便18份,清水18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黄土90份,黑土45份,草木灰26份,稀土3份,稻糠45份,鹌鹑粪便17份,清水17份。
一种木耳菜专用催芽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黄土和黑土,将黄土和黑土分别打碎并筛分,将颗粒直径小于3mm的黄土和黑土留下,并将留下的黄土和黑土均匀混合形成混合土;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土放入100-120℃的锅中翻炒,翻炒3-6min,将翻炒后混合土在常温环境中自然冷却至常温,将冷却至常温的混合土放入-30~-20℃的冷藏箱中,冷冻48-60小时后取出并摊铺在日光下暴晒24小时,将暴晒后的混合土在密封干燥的环境下存储以备用;
步骤三、将鹌鹑粪便装入透明塑料袋中,并向塑料袋中加入清水并将塑料袋密封,将密封后的塑料袋放在日光下暴晒,暴晒3-5天后将稻糠放入塑料袋中并搅拌均匀,再次将塑料袋密封后放在日光下暴晒,暴晒7-10天后形成混合料A;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暴晒后的混合土、步骤三中的混合料A、草木灰、稀土均匀混合得到催芽专用土。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翻炒温度为105℃,翻炒时间为5min,混合土放入-22℃的冷藏箱中,冷冻时间为50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鹌鹑粪便与清水的重量比为1:1,步骤三中第一次暴晒的时间为4天、第二次暴晒的时间为8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刘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蚌埠市刘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7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