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贯通箔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7703.4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辛珍植;申达雨;李文秀;金星汉;吴美贤;尹贤;朴志润;李京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JC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H01M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罗银燕 |
地址: | 韩国忠清***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贯通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贯通箔制造方法,通过在醇分解性树脂的表面图案印刷多元醇(polyhydirc alchol)来将醇分解性树脂制造成蚀刻掩模图案后,利用蚀刻掩模图案在金属片形成多个贯通孔来制造贯通箔。上述贯通箔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金属片的表面涂敷醇分解性树脂来形成醇分解性树脂层的步骤;若形成醇分解性树脂层,则通过在醇分解性树脂层的表面印刷多元醇来形成醇分解性掩模图案层的步骤;以及若形成醇分解性掩模图案层,则使用醇分解性掩模图案层作为掩模来以在金属片形成多个贯通孔的方式进行蚀刻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贯通箔制造方法,尤其,涉及通过在醇分解性树脂的表面图案印刷多元醇(polyhydirc alchol)来将醇分解性树脂制造成蚀刻掩模图案(etching maskpattern)后,可利用蚀刻掩模图案在金属片形成多个贯通孔来制造贯通箔的贯通箔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双电层电容器(EDLC;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等超级电容器或二次电池包括集电体。集电体与电极物质之间的粘结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为了防止由此引起容量或功率的减少而使用贯通箔。在贯通箔形成多个贯通孔,从而防止电极物质的粘结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5-0130903号中公开了使用这种贯通箔的双电层电容器。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5-0130903号涉及双电层电容器的高密度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双电层电容器的高密度电极包括贯通形铝片、多个第一中空形突出部件、多个第二中空形突出部件、第一活性物质片以及第二活性物质片。多个第一中空形突出部件向贯通形铝片的一侧突出,多个第二中空形突出部件向贯通形铝片的另一侧突出。第一活性物质片粘结于贯通形铝片的一侧面,第二活性物质片粘结于贯通形铝片的另一侧面。
如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5-0130903号所述的贯通形铝片,即贯通箔利用借助模具的物理压力(press)来制造,从而形成突出部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影印石版术(photolithography)来制造贯通箔。影印石版术由于需要利用掩模图案(mask pattern)的曝光工序,因而其制造工序复杂,从而存在降低贯通箔的生产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贯通箔制造方法,即,通过在醇分解性树脂的表面图案印刷多元醇来将醇分解性树脂制造成蚀刻掩模图案后,可利用蚀刻掩模图案在金属片形成多个贯通孔来制造贯通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贯通箔制造方法,即,通过图案印刷多元醇来将醇分解性树脂制造成蚀刻掩模图案后,利用蚀刻掩模图案在金属片形成多个贯通孔来制造贯通箔,从而可降低贯通箔的制造成本并改善生产性。
本发明的贯通箔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金属片(metalsheet)的表面涂敷醇分解性树脂来形成醇分解性树脂层的步骤;若形成上述醇分解性树脂层,则通过在醇分解性树脂层的表面印刷多元醇(polyhydirc alchol)来形成醇分解性掩模图案层的步骤;以及若形成上述醇分解性掩模图案层,则使用上述醇分解性掩模图案层作为掩模来以在金属片形成多个贯通孔的方式进行蚀刻的步骤。
本发明的贯通箔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优点,即,通过在醇分解性树脂的表面图案印刷多元醇来将醇分解性树脂制造成蚀刻掩模图案后,利用蚀刻掩模图案在金属片形成多个贯通孔来制造贯通箔,从而可以降低贯通箔的制造成本并改善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贯通箔制造方法的工序流程的工序流程图。
图2为示出图1所示的贯通箔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的表。
图3为示出图2所示的在醇分解性树脂层印刷多元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图2所示的形成醇分解性掩模图案层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图2所示的贯通箔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JCC株式会社,未经韩国JC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7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