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VOCs的蓄热式热力氧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7730.1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7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汇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3G7/06;F23J15/04;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分解 氧化工艺 蓄热式 分解 燃烧 热力 无二次污染 安全稳定 催化氧化 二次加热 二次洗涤 工作效率 一次加热 一次洗涤 管道运输 净化率 可循环 除尘 烘干 喷淋 催化剂 洗涤 余热 废气 过滤 能耗 天然气 全程 排放 节约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VOCs的蓄热式热力氧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运输除尘‑一次洗涤‑一次加热氧化分解‑二次洗涤‑二次加热氧化分解‑三次洗涤、烘干排放。本发明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循环使用,安全稳定,通过天然气与废气相结合进行燃烧,不仅节省能耗,更提高工作效率,且燃烧后的余热可进行其他项目,节约成本,通过少量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分解,提高分解效率,多次喷淋过滤、分解燃烧,促使净化率高达99%,全程通过管道运输确保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VOCs的蓄热式热力氧化工艺。
背景技术
VOCs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有组织排放、储罐无组织排放、生产装置泄漏、溶剂挥发等,现有的护理技术包括化学氧化法、物理分离法和生物法,各具特点和局限性,大多采用化学氧化法居多,不仅效率高,切不会二次挥发,但就目前的蓄热式氧化工艺而言,投资成本高,适用范围小,所以急需一种新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用于处理VOCs的蓄热式热力氧化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处理VOCs的蓄热式热力氧化工艺,所述步骤如下:
(1)、将收集来的高浓度废气与低浓度废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废气,将其通过管道运输至旋风除尘器中进行除尘,除尘时间为10-30s,频率为5000-6000HZ,落下后的粉尘借助离心力从气流中分离并收集在器壁,从而落入灰斗中;
(2)、再将除尘后的废气通过管道从底部送入生物洗涤塔中第一喷淋池进行生物洗涤,洗涤塔中采用的喷淋液与废气流量比例为1:200-220,停留时间为5-20s;
(3)、将步骤(2)中洗涤后的废气的气相部分上升至吸附装置,吸附完成后上升至洗涤塔中部的第一填料层,与天然气进行混合,输送至直燃炉中进行加热氧化分解,温度设为260-350℃,时间为5-10min;
(4)将步骤(3)中剩余气相废气送入洗涤塔中第二喷淋池中二次洗涤,喷淋液与废气流量比例为1:300-350,上升废气先进行吸附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200-250℃;
(5)再将烘干后的废气输送至第二填料层,并与天然气和催化剂进行充分混合,输送至直燃炉中二次加热氧化分解,启燃温度为250-300℃,时间为10-20min,加入少量天然气后,以10℃/s的速度进行升温至500-600℃,保持燃烧时间为10-15min,再以15℃/s的速度直接升温至800-850℃,进行燃烧,时间为5-8min;
(6)将步骤(5)中的废气输送至冷却池中,以10℃/s的速度冷却至120-150℃后进行吸附和第三次喷淋,喷淋液与废气流量比例为1:500-520,将其烘干后再次吸附,烘干温度为250-300℃,冷却后从顶部进行排放。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述步骤(5)中的天然气:催化剂:废气的比例:10:1:200,所述催化剂为Al2O3、SiO2、V2O5-TiO2、TiO2、V2O5中的三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述步骤(2)中的喷淋液中含有乙二胺溶液和偏钒酸铵,两者比例为10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循环使用,安全稳定,通过天然气与废气相结合进行燃烧,不仅节省能耗,更提高工作效率,且燃烧后的余热可进行其他项目,节约成本,通过少量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分解,提高分解效率,多次喷淋过滤、分解燃烧,促使净化率高达99%,全程通过管道运输确保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汇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云汇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7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余热回收的可燃废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催化燃烧吸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