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装置中的振镜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8352.9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6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平;鲁文生;陈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3B21/20;G02B2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镜 镜片驱动 支架 激光投影装置 镜片固定 出射 挡片 应用 光束反射 光束入射 光束吸收 光照系统 强光照射 失准 反射 申请 老化 外部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装置中的振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固定区、镜片驱动区;镜片固定区位于TIR棱镜出射第一光束的光路上,用于透过第一光束;镜片驱动区位于TIR棱镜出射第二光束的光路上,在镜片驱动区的第二光束入射一侧设置挡片,挡片用于吸收第二光束或将第二光束反射到TIR棱镜的外部。通过应用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装置中的振镜支架,本申请的振镜支架上包括镜片固定区以及镜片驱动区。并通过在镜片驱动区中设置挡片,可以将由TIR棱镜出射的光束吸收或是反射至TIR棱镜外。进而可以解决光照系统中由于振镜线圈被长时间的强光照射所引起的线圈老化,振镜失准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装置中的振镜支架。
背景技术
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照明光学系统用于将前端投影光源提供的时序性的三基色光引导至(DMD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设备)入光面,DMD驱动控制部件根据投影图像信号内容控制DMD众多的反射镜镜片发生反射,通过对DMD反射镜的旋转角度及方向控制,实现正向出光和off光出光。
对于DLP照明系统而言,系统中的OFF光走向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OFF光由振镜下方照射到振镜及振镜线圈区域并经振镜入射到镜头130中,其中,振镜线圈是控制振镜旋转的关键性部件,其可靠性出现问题,直接会导致振镜的旋转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系统分辨率。
然而,由于off光的光照能量较高,因此,当OFF光直接照射到振镜线圈以其周边区域时会导致振镜线圈温度升高。在长时间照射振镜线圈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其运行的可靠性,还会加快振镜线圈的老化。因此,如何在DLP照明系统中设计出一种可以减少照射振镜线圈及其周边区域的光学组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装置中的振镜支架,包括:镜片固定区、镜片驱动区;
所述镜片固定区位于TIR棱镜出射第一光束的光路上,用于透过所述第一光束;
所述镜片驱动区位于所述TIR棱镜出射第二光束的光路上,在所述镜片驱动区的所述第二光束入射一侧设置挡片,所述挡片用于吸收所述第二光束或将所述第二光束反射到所述TIR棱镜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反射微结构安装在所述挡片面向所述TIR棱镜的一面上。
优选的,所述反射微结构由N个圆柱体或半圆柱体所组成,所述圆柱体或半圆柱体的数量大于等于D/2H,所述圆柱体或半圆柱体的半径小于等于H,其中:H为所述TIR棱镜的出光面到所述挡片的距离,且1mm≤H≤5mm,N≥5,D为所述挡片的横向尺寸;
所述圆柱体或半圆柱体用于对所述第二光束进行折射和散射。
优选的,所述圆柱体或半圆柱体的内部设有雾化层或散射粒子层,所述雾化层或散射粒子层用于将入射到所述圆柱体或半圆柱体内部的所述第二光束进行散射并出射至所述挡片。
优选的,所述挡片以预设角度设置在所述振镜支架上,以用于将从所述TIR棱镜处射出的第二出射光线反射到所述TIR棱镜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预设角度α在5°至40°之间。
优选的,所述挡片与所述镜片驱动区通过所述橡胶钉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片为预设颜色的挡片。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装置中的振镜支架,包括:镜片固定区、镜片驱动区;
所述镜片固定区位于TIR棱镜出射第一光束的光路上,用于透过所述第一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8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