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间句法的枢纽功能空间布局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8397.6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0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过秀成;张倩;刘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冯艳芬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句法 枢纽 功能 空间布局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句法的枢纽功能空间布局设计方法,包括:(1)设置公共交通设施优先布局因子,并结合交通设施间的换乘客流量、旅客换乘时间价值和平均携带大件行李数量,计算得到交通设施间的衔接重要度;(2)按照衔接重要度由大到小、由近及远的在规划范围内布置交通设施空间,再利用选定的换乘空间形态连接各交通设施,从而得到多个枢纽功能空间布局初步方案;(3)基于空间句法中的拓扑分析和视域分析法,采用Depthmap软件对初步方案进行比选,获得较优的枢纽功能空间布局方案。本发明考虑换乘量的同时,加入旅客换乘时间容忍度、平均携带大件行李数量等因素形成功能空间衔接重要度计算方法,而且还在此基础上考虑行人视线特征,设计结果更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句法的枢纽功能空间布局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土地空间区域协调与平衡发展的方向。综合客运枢纽承担着城市群范围内的交通出行组织,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机,其主要承担区域对外出行组织和服务,产生和吸引客流量较大,枢纽区位和城市空间的发展融合较强。枢纽建成后周边商务大楼、购物中心、酒店等用地性质较为集中,具备城市商业区的功能,同时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接入要求更强。
随着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的关系日益紧密,各类交通方式间的衔接关系更加复杂;站前广场换乘方式逐渐被人车分流的换乘空间接驳方式所替代。目前,与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模、交通组织相关的规范、标准众多,纷繁复杂,这些标准在制定时更多考虑某一项特定的交通功能,未从换乘空间的角度对不同功能设施间布局关系进行整体性的考量和系统性的规范。布局方法一般根据换乘客流强度遵循“近大远小”的规律,即优先考虑换乘量大的交通设施,依据换乘量大小,距离依次渐远;且为方便各部门管理,各类交通衔接设施趋于独自占地,空间整合、集约发展的内部机制与动力有待加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空间句法的枢纽功能空间布局设计方法,该方法在考虑换乘量的同时,加入旅客换乘时间容忍度、平均携带大件行李数量等因素形成功能空间衔接重要度,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行人视线特征,设计结果更合理。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空间句法的枢纽功能空间布局设计方法包括:
(1)设置公共交通设施优先布局因子,并结合交通设施间的换乘客流量、旅客换乘时间价值和平均携带大件行李数量,计算得到交通设施间的衔接重要度;
(2)按照衔接重要度由大到小、由近及远的在规划范围内布置交通设施空间,再利用选定的换乘空间形态连接各交通设施,从而得到多个枢纽功能空间布局初步方案;
(3)基于空间句法中的拓扑分析和视域分析法,采用Depthmap软件对初步方案进行比选,获得较优的枢纽功能空间布局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1)具体包括:
(1-1)通过实地调查得到交通设施i、j间的换乘客流量qij,旅客换乘时间容忍度tij和平均携带大件行李数量bij;
(1-2)根据旅客换乘时间容忍度tij计算得到对应的旅客换乘时间价值
(1-3)考虑公交优先理念在客运枢纽功能空间布局中的影响,设置公共交通设施优先布局因子nij为:在交通设施i、j中没有一种为公交运输方式时,nij=0,在在交通设施i、j中有一种为公交运输方式时,nij=0.5,在公共交通设施i、j中都为公交运输方式时,nij=1;
(1-4)根据qij、vij、bij和nij计算得到交通设施i、j间的衔接重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8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