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无机防火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8462.5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郝文涛;朱建新;朱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铁佛防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02 | 分类号: | C09J1/02;C09J11/08;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胶 改性 制备 纳米二氧化硅 液态聚硅氧烷 液态聚硫橡胶 硅酸盐 六偏磷酸钠 材料领域 氢氧化铝 热稳定性 无机材料 蒙脱土 耐高温 乳化剂 氧化锆 粘接 无毒 燃烧 | ||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改性无机防火胶及其制备方法,改性无机防火胶,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液态聚硅氧烷、液态聚硫橡胶、纳米二氧化硅、蒙脱土、氢氧化铝、氧化锆、六偏磷酸钠、SPAN‑80乳化剂。本发明采用耐高温的无毒、无害无机材料,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高,遇到高温时不会燃烧、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而且韧性好,抗剪切强度高,粘接强度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改性无机防火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防火门行业主要采用的胶水有聚氨酯发泡胶添加一定的阻燃材料进行粘结或者一般的无机防火胶。这两种做法的缺点是虽然发泡胶添加一定的阻燃材料能达到一定的耐火性能,但是其耐火极限远不能达到防火门所要求标准,并且在较高温度下仍会燃烧并生成有害气体威胁生命,在火灾现场不利于人员逃生甚至会起到相反作用,其在高温下可燃的特性也会大大降低防火门的耐火时间;而一般的无机防火胶,如专利号为CN103242746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4年6月18日公开的一种改性防火胶及其制备方法,以无毒无机材料为主,加入无毒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防火胶具有耐高温、无毒的性能,提高了水玻璃的粘接强度、柔软性和防水性能。改性的防火胶,如CN104694020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5年6月10日公开的一种改性的无机防火胶,以硅酸盐为主,加入了二氧化硅微米颗粒改性,改善了防水性能。但是,现有的无机胶性脆,抗剪切强度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无机防火胶存在的缺陷和技术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高韧性和高剥离强度的环保防火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目前市面上防火胶燃烧毒性高与韧性差、强度低之间的矛盾,采用耐高温的无毒、无害无机材料,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高,遇到高温时不会燃烧、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而且韧性好,抗剪切强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改性无机防火胶,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改性无机防火胶,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液态聚硅氧烷、液态聚硫橡胶、纳米二氧化硅、蒙脱土、氢氧化铝、氧化锆、六偏磷酸钠、SPAN-80乳化剂。
作为优选,该改性无机防火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硅酸盐50-70份,液态聚硅氧烷5-14份、液态聚硫橡胶0.5-1.4份、纳米二氧化硅20-40份、蒙脱土2-10份、氢氧化铝5-10份、氧化锆0.5-2份、六偏磷酸钠0.1-3份、SPAN-80乳化剂0.1-0.5份。
进一步优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硅酸盐40-60份,液态聚硅氧烷8-10份、液态聚硫橡胶0.5-1份、纳米二氧化硅20-40份、蒙脱土2-5份、氢氧化铝5-10份、氧化锆1-2份、六偏磷酸钠0.1-3份、SPAN-80乳化剂0.1-0.5份。
更进一步包括:硅酸钠/硅酸镁按质量比4:1混合的混合物50 份,纳米二氧化硅20份,液态聚硅氧烷5 份,液态聚硫橡胶0.5 份,蒙脱土2 份,氢氧化铝5份,氧化锆0.5 份,六偏磷酸钠0.1 份,SPAN-80 乳化剂0.1 份。
作为优选,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钠/硅酸镁按质量比1:1~5:1混合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该改性无机防火胶还包括可再分散胶粉2-3份。通过加入可再分散胶粉,改善防火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降低其脆性,满足粘贴大面积、高重量室内或室外装饰材料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可再分散胶粉是的主成分为醋酸乙烯酯、乙烯、苯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效果最为显著,而且对防火胶的防火性能和粘力不会有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可再分散胶粉是醋酸乙烯酯和乙烯的二元共聚物,该方案中采用的主成分,增强粘接强度的效果明显,而且相比使用市售的可再分散胶粉,防火胶粘剂的制备工艺更容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铁佛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铁佛防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8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