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空气隔热腔的无线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8547.3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耿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森凯欣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7/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凹腔 隔离 空气隔热腔 无线充电器 控制PCB板 发射线圈 无线充电 上基座 下基座 数据线 底壁 顶壁 装设 叠加 上侧面板 上端开口 下侧面板 下端开口 组装方便 适配器 叠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空气隔热腔的无线充电器,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控制PCB板及延长数据线;上基座的顶部向下凹设有上侧凹腔,上侧凹腔具有隔离底壁,发射线圈装设于上侧凹腔内;上侧凹腔的上端开口封装有上侧面板;下基座的底部向上凹设有下侧凹腔,下侧凹腔具有隔离顶壁,无线充电控制PCB板装设于下侧凹腔内;下侧凹腔的下端开口封装有下侧面板;上基座、下基座两者上下叠装,隔离底壁与隔离顶壁之间形成有空气隔热腔;藉此,对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控制PCB板之间热量进行隔离,避免热量叠加,延长数据线起到避免适配器与无线充电器热量叠加的作用,同时,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组装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空气隔热腔的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移动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在移动设备上人们可以接收邮件、浏览网页等,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移动设备的传统充电方式为有线充电,即通过充电线进行充电,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充电需求,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已成为目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技术,逐渐取代传统有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是通过移动设备接收无线充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利用电磁波的感应能力传递使移动设备获取电能从而完成充电。
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存在以下问题:
1、电磁感应是无线充电的一个原理,但是电磁感应会产生热量,电源工作时也会产生热量,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充电线圈和电源模块会出现热量叠加现象,导致无线充电器的散热效果不好,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设计是针对改善无线充电器的散热性能的,但是其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散热效果改善效果不显著等不足。
2、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和适配器大多通过充电接口连接,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充电接口紧密连接在一起,适配器通过充电接口连接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使用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适配器均会产生温度,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导致适配器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产生的温度叠加在一起,温度较高,而长期使用中高温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空气隔热腔的无线充电器,其对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控制PCB板之间热量进行隔离,避免热量叠加,延长数据线起到避免适配器与无线充电器热量叠加的作用,同时,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组装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空气隔热腔的无线充电器,包括有上基座、下基座、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控制PCB板及延长数据线;其中:
所述上基座的顶部向下凹设有上侧凹腔,上侧凹腔具有隔离底壁,发射线圈装设于上侧凹腔内;上侧凹腔的上端开口封装有上侧面板;
所述下基座的底部向上凹设有下侧凹腔,下侧凹腔具有隔离顶壁,无线充电控制PCB板装设于下侧凹腔内;下侧凹腔的下端开口封装有下侧面板;
所述上基座、下基座两者上下叠装,隔离底壁与隔离顶壁之间形成有空气隔热腔,空气隔热腔的外周设置有通孔,通孔贯通于空气隔热腔、无线充电器的外界;
所述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控制PCB板两者电性连接;延长数据线的一端连接于无线充电控制PCB板,延长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外接充电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长数据线的一端固定式连接于无线充电控制PCB板,或者,所述延长数据线的一端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可插拔式连接于无线充电控制PCB板上的第二数据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森凯欣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森凯欣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8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