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的限电拉路批量遥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9007.7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4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袁贺超;刘政;刘瑞超;刘沛灿;张立永;李伟;梁海深;吴亚楠;张双梅;郑旭锦;王庆彪;宋红宇;王明昊;张玉杰;史成广;杨国杰;刘在旺;刘津;赵帅;孙继友;张凯;舒其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1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安全 可靠 限电 批量 遥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的限电拉路批量遥控方法,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预先设定与限电负荷相关的多个断路器,在事故异常情况下批量执行拉路限电,达到快速控制负荷限额目标的功能,在调度控制系统平台上嵌入负荷批量控制功能模块,实现批量控制负荷序列维护管理、智能选线、快速并发控制及操作统计,通过SOFTBUS总线与调度控制系统的其它应用进行通信,实现模型、图形、数据的共享以及操作的交互。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快速并行的电网控制方式,提供控制过程的可视化和交互操作,并能自动循环执行,成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迫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调度领域,涉及调控主站、变电站,尤其是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的限电拉路批量遥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电网重、特大事故快速反应和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不断提高,现有的串行遥控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电网的要求。开发快速并行的电网控制系统,提供控制过程的可视化和交互操作,并能自动循环执行,成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迫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的限电拉路批量遥控方法,提供控制过程的可视化和交互操作,并能自动循环执行。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的限电拉路批量遥控方法,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预先设定与限电负荷相关的多个断路器,在事故异常情况下批量执行拉路限电,达到快速控制负荷限额目标的功能,在调度控制系统平台上嵌入负荷批量控制功能模块,实现批量控制负荷序列维护管理、智能选线、快速并发控制及操作统计,通过SOFTBUS总线与调度控制系统的其它应用进行通信,实现模型、图形、数据的共享以及操作的交互。
而且,所述的批量控制负荷序列是依据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事故限电序位表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限电序位表,维护在负荷批量控制功能中的一组或几组断路器序列,作为程序拉闸选线的依据。
而且,所述的负荷批量控制功能模块包括负荷批量控制维护管理、负荷批量控制智能选线、负荷批量控制控制执行、负荷批量控制拉电复电、负荷批量控制用户权限管理、负荷批量控制多态功能、负荷批量控制操作统计功能以及负荷批量控制信息转发功能。
而且,在进行负荷批量控制时,自动生成限电策略,系统在生成限电策略时,选择按照序位表上的顺序依次限电直至满足目标限荷值要求,或在限电区域范围内选择最接近目标限荷值的限电策略,或者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原则选择控制策略。
而且,本方法提供控制过程的可视化和交互操作,并能自动循环执行。
而且,负荷批量控制功能模块具备与多个系统的交互接口,包括防误系统的信息交互接口和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信息交互接口及与上级调度系统的交互接口。
而且,负荷批量控制模块完全共享调度控制系统的模型,包括电网一二次模型,实现模型的一体化维护。
而且,调度控制系统提供统一的负荷批量控制模型的维护工具,实现批量控制模型的手工建模及自动导入功能。
而且,调度控制系统提供统一的负荷批量控制模型的维护工具支持进行权限管理,用户必须登录后方可进行负荷批量控制信息的模型维护,根据用户所属责任区以及用户权限,展示其可见的模型信息,并对这些批量控制模型进行维护,从而实现负荷批量控制模型的分责任区维护。
而且,负荷批量控制功能按照控制策略进行控制时,支持警告智能控制防误校验,经校验无误后方可进行批量控制。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9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