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0286.9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伟;余旭;侯清琼;郭敏;万先浪;于波;刘建;王国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钱成岑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锅炉 余热回收 余热回收系统 回转窑余热 空气预热器 除尘装置 发电工程 发电效率 回收系统 连接管道 水泥生产 耦合系统 水泥窑 窑头 自备 锅炉技术领域 空气加热装置 二次风管道 一次风管道 水泥工业 送风装置 引风装置 余热锅炉 运行能耗 运行效率 二次风 一次风 增压风 篦冷机 锅炉 能源 | ||
1.一种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窑头余热回收系统、回转窑余热回收系统和电站锅炉系统,窑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篦冷机、第一除尘装置、余热锅炉、第二除尘装置、引风装置、增压风装置及连接管道,回转窑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送风装置、空气加热装置及连接管道,电站锅炉系统包括锅炉、一次风管道及一次风空气预热器、二次风管道及二次风空气预热器,一次风管道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后为锅炉供给热一次风,二次风管道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后为锅炉供给热二次风;
在窑头余热回收系统中,在篦冷机中部和尾部设置抽气口,从中部抽气口抽取的热空气经过第一除尘装置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余热锅炉,在余热锅炉换热后经过第二除尘装置除尘,通过引风装置引出后外排,另一路经增压风装置增压后并入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后的一次风管道和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后的二次风管道中,或者仅并入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后的一次风管道,或者仅并入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后的二次风管道;从尾部抽气口抽取的热空气进入第二除尘装置;
在回转窑余热回收系统中,通过送风装置将冷空气送入空气加热装置,在回转窑表面吸收回转窑散发的热量后,并入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前的一次风管道和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前的二次风管道中,或者仅并入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前的一次风管道,或者仅并入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前的二次风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窑头余热回收系统中,在篦冷机中部抽气管道上设置阀门,在尾部抽气管道上设置阀门,当余热锅炉或者电站锅炉系统正常运行时,中部抽气管道上阀门开启,尾部抽气管道上阀门关闭;当余热锅炉或者电站锅炉系统解列时,中部抽气管道上阀门关闭,尾部抽气管道上阀门开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除尘装置出口管道分别通过阀门连接于余热锅炉和通过阀门连接于增压风装置,当电站锅炉系统正常运行时,关闭与余热锅炉相连阀门,开启与增压风装置相连阀门;当电站锅炉系统解列时,关闭与增压风装置相连阀门,开启与余热锅炉相连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回转窑余热回收系统与电站锅炉系统连接的管道上设置阀门,当电站锅炉系统正常运行时将阀门开启,当电站锅炉系统解列时将阀门关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窑头余热回收系统中抽取的热空气并入一次风管道和二次风管道中时,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出口,以及增压风装置与一次风管道和二次风管道相连的管道上均设置调节阀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窑头余热回收系统中抽取的热空气仅并入一次风管道时,在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出口,以及增压风装置与一次风管道相连的管道上均设置调节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窑头余热回收系统中抽取的热空气仅并入二次风管道时,在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出口,以及增压风装置与二次风管道相连的管道上均设置调节阀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回转窑余热回收系统中回收的热空气并入一次风管道和/或二次风管道时,在空气加热装置与一次风管道和/或二次风管道相连的管道上设置调节阀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电站锅炉与水泥窑余热回收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站锅炉系统中锅炉是煤粉锅炉或循环流化床锅炉或油气锅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2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