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脉冲式强度关联三维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0295.8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7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郝群;曹杰;张开宇;张芳华;王营博;冯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毛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模型 脉冲 强度 关联 三维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脉冲式强度关联三维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探测臂上获取经目标表面反射或透射调制的总光强信息,在参考臂上获取系统所用同一光源的二维光强分布信息,进行M组N次数据信息记录;
步骤二、利用脉冲式强度关联算法,对步骤一采集到的M组N次的总光强信息和光源的二维光强分布信息进行运算,经过M*N次关联迭代运算后,重建出含有大量噪声以及目标表面反射率分布或透射率分布信息的M组图像;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重建的M组图像构建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和原始重建图像的测试样本张量;并构建与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对应的目标真值图像训练张量;其中,目标真值图像训练张量与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一一对应;
在步骤二重建的M组图像中,随机抽取p%的样本作为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余下的1-p%样本作为原始重建图像的测试样本;每幅图像按照像素排列顺序压成一维信号,分别构建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和原始重建图像的测试样本张量;
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原始重建图像的测试样本张量和目标真值图像训练张量的张量形式为[样本数量,一维信号,通道数],其中样本数量表示图像数量;一维信号表示每幅图像按照像素排列顺序构成的一维信号;通道数表示图像通道的数量;
步骤四、搭建深度学习模型中的深度自编码网络结构,并初始化网络结构的参数;
深度自编码网络结构,包含编码结构和解码结构,其中编码结构与解码结构呈对偶形式;编码结构首先将输入数据升维,然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对升维后的数据进行维度压缩,以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得到压缩后的数据;解码结构与编码结构对称,将压缩后的数据升维,然后降维,实现解码重建,达到输出原图像的目的;深度自编码网络结构使用全连接的方式构建,使用均值为m、方差为n的均匀分布初始化网络参数;
步骤五、将步骤三的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以及目标真值图像训练张量输入至步骤四搭建的深度自编码网络结构中,对深度自编码网络结构进行循环训练,直至网络输出的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低于设定阈值时停止训练;
将步骤三中的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作为输入信号,输入至步骤四中的深度自编码网络结构中;同时,将步骤三中的目标真值图像训练张量,作为参考信号,输入至步骤四中的深度自编码网络结构中;随后,对深度自编码网络结构进行训练;
训练过程为:以深度自编码网络结构为训练对象,最小化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输入至深度自编码网络后的网络输出与目标真值图像训练张量之间的损失;网络输出的损失函数以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与目标真值图像训练张量的均方根误差表达,损失函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i为样本序号,N为样本数量,为原始重建图像的训练样本张量,f(·)为网络输出,w为网络参数,yi为目标真值图像训练张量;深度自编码网络使用随机梯度下降法训练参数w,当网络输出的损失函数低于设定阈值H时,则完成当前网络结构训练,停止循环训练过程;
步骤六、将步骤三中的原始重建图像的测试样本张量输入至步骤五中经过优化的深度自编码网络,输出经过网络重构后的一维信号,将输出的网络重构后的一维信号逆向还原即得到高质量低噪声三维切片图像。
2.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脉冲波形驱动脉冲激光器发出高斯脉冲激光;高斯脉冲激光经过旋转毛玻璃后照射到分光镜上,经分光镜分光的高斯脉冲透射光照射至目标后,经目标反射后的全部反射光经会聚透镜会聚后被点探测器光电转换为反射光总光强波形电信号,反射光总光强波形电信号传输至相关运算器,在相关运算器上记录,记为单次目标表面反射的总光强回波波形信息;同时,经分光镜分光的高斯脉冲反射光被二维光强分布探测器光电转换为二维光强分布电信号,二维光强分布电信号传输至相关运算器,在相关运算器上记录对应的单次光源的二维光强分布信息;在相关运算器完成每次采集信息的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2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