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0341.4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付主木;李勋;高爱云;陶发展;刘磊坡;王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Q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易燃易爆品 检测 报警单元 语音提示单元 安全系统 乘车过程 电子鼻 种检测 车身 红色报警灯 输出端相连 安全系数 操作面板 蜂鸣器 输入端 车头 投币 乘车 乘客 携带 发现 | ||
1.一种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该公交车(1)的车身和投币机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用于检测易燃易爆品的检测单元Ⅰ和检测单元Ⅱ,所述公交车(1)的车身和车头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语音提示单元(5)和报警单元(4),所述公交车(1)的车头上设置有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Ⅰ、所述检测单元Ⅱ分别通过MCU模块与设置在公交车(1)车头的中央MCU(203)的输入端相连,语音提示单元(5)和报警单元(4)分别通过相对应的MCU模块与中央MCU(20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检测单元Ⅰ为电子鼻Ⅰ(3);所述检测单元Ⅱ为电子鼻Ⅱ(2);所述报警单元(4)包括蜂鸣器和红色报警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鼻Ⅰ(3)和和所述电子鼻Ⅱ(2)分别包括气敏传感器(201)、信号采集电路(202)、RS232通信模块、PC机(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敏传感器(201)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MCU(203)与PC机(7)通过RS232通信模块实现通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提示单元(5)包括语音芯片、扬声器、稳压芯片、开关(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芯片为WT588D。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6)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乘客在乘坐公交车(1)投币时,检测单元Ⅱ的电子鼻Ⅱ(2)的气敏传感器(201)与被测物品响应,气敏传感器(201)拾取被测参量的信息并转换成电压信号,经滤波去除干扰后经放大器放大到A/D转换,然后送入中央MCU(203)中处理,把结果通过RS232通信模块串行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PC机(7)进行训练,再将结果反馈给中央MCU(203),若为易燃易爆品,报警单元(4)和语音提示单元(5)运作,蜂鸣器响,红色报警灯亮,在设定的工作时间内进行工作,语音提示单元(5)一直工作提醒乘客检查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品,提醒司机停车,乘客若发现旁边有携带易燃易爆品的乘客,可快速制止纵火发生;直到发现携带易燃易爆品的乘客并及时制止其乘车后,司机通过控制开关(6)关闭语音提示单元(5);
步骤二、乘客在投币时,若随身携带的易燃易爆品封装严密,电子鼻Ⅱ(2)未探测到,在乘车途中,当该乘客打开易燃易爆品,电子鼻Ⅰ(3)工作,电子鼻Ⅰ(3)将检测到的结果传送给PC机(7),PC机(7)反馈给中央MCU(203),若为易燃易爆品,报警单元(4)和语音提示单元(5)同时运作,蜂鸣器响,红色报警灯亮,在设定的工作时间内进行工作,语音提示单元(5)一直工作提醒乘客检查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品,提醒司机停车,乘客若发现旁边有携带易燃易爆品的乘客,可快速制止纵火发生;直到发现携带易燃易爆品的乘客并制止其乘车后,司机通过控制开关(6)关闭语音提示单元(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检测易燃易爆品的公交车用安全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和所述红色报警灯设定的工作时间为2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3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