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基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0534.X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田宝柱;邢明阳;王灵芝;雷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K13/04;C08K7/06;C08K3/04;C08K5/053;C08K3/22;C08K3/08;C08K5/55;C08K3/24;C08K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镍基 甲基泼尼松龙醋酸酯 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 真空冷冻干燥 纳米陶瓷粉 纳米氧化镍 碳纳米材料 碳纳米纤维 氨基丁酸 超声处理 磁力搅拌 导电效率 高速搅拌 烷基硼酸 丙三醇 电性能 引发剂 钛酸钠 溶剂 分选 过筛 镍粉 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镍基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工艺将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丙三醇、纳米陶瓷粉、碳纳米纤维、纳米氧化镍、镍粉、十六烷基硼酸钙、钛酸钠、甲基泼尼松龙醋酸酯、4‑氨基丁酸等原料分别经过溶剂制备、引发剂催化、超声处理、磁力搅拌、高温高速搅拌反应、过筛分选、真空冷冻干燥、包装等步骤制备得到镍基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镍基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其电性能好、导电效率高,可以满足多种用户的特殊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这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镍基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石墨烯和碳纳米角为代表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导电、导热性能。它们抗张强度能达到钢的100倍,硬度与金刚石相当,却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它们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阻燃材料。具备这些优良的性质同时,它的密度只有钢的1/6。正因为如此,碳纳米材料愈发受到人们关注,正愈发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碳纳米材料的应用通常是以复合材料的方式应用的。而表面复合,是制备碳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方式,正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因为通常物理和化学反应的是发生在表面,在材料的许多应用领域都是应用材料的表面性质。在一些领域碳纳米材料的表面复合通常比体复合更为经济,相对于体复合方式,表面复合方式需要消耗更少的碳纳米材料,工艺过程通常消耗的能量也更少。目前,采用表面复合碳纳米材料的方式主要采用加粘合剂粘合、自组装、预制自支撑结构的方式。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技术背景,本发明公开了镍基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工艺将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丙三醇、纳米陶瓷粉、碳纳米纤维、纳米氧化镍、镍粉、十六烷基硼酸钙、钛酸钠、甲基泼尼松龙醋酸酯、4-氨基丁酸等原料分别经过溶剂制备、引发剂催化、超声处理、磁力搅拌、高温高速搅拌反应、过筛分选、真空冷冻干燥、包装等步骤制备得到镍基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镍基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其电性能好、导电效率高,可以满足多种用户的特殊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镍基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和碳纳米材料,按质量配比为25∶3混合,加入丙三醇3份中,制备出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溶液;
(2)将纳米陶瓷粉18-24份加入步骤(1)中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溶液中,超声处理后,加入引发剂溶液1-4份并用磁力搅拌混匀得到混合物;
(3)将碳纳米纤维9-15份、纳米氧化镍2-4份、镍粉1-4份、十六烷基硼酸钙4-8份、钛酸钠2-5份、甲基泼尼松龙醋酸酯1-3份、4-氨基丁酸2-6份混合注入高速搅拌机,搅拌速度为3000-3500转/分钟,加热至170-173℃后,加入稳定剂1-4份,保温反应120-150min,然后降温至42-44℃备用;
(4)将步骤(2)的混合物加入至步骤(3)的反应液中混合均匀继续搅拌60-75分钟,搅拌速度为6000-6500转/分钟;
(5)将步骤(4)的产物过筛分选,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pH6.8-7.0;
(6)将步骤(5)的产物置于真空冷冻干燥仪内干燥,恢复至常温、包装即得材料成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超声功率为75kHz,超声60-65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引发剂溶液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叔丁基过氧化氢摩尔质量比为7:3:1的混合溶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稳定剂选自甘露醇、柠檬酸、海藻糖、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的过筛孔径为70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5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