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工位3D打印耗材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0741.5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1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伍文进;徐中云;陈凤腾;滕凯;阮成光;马刚;武文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321;B29C64/30;B65H16/04;B33Y40/00 |
代理公司: | 32220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耗材 打印耗材 固定机构 送料机构 双工位 滚动摩擦 转位机构 摩檫力 弹簧 工位 换料 送丝 打印 | ||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3D打印耗材架,包括送料机构、横梁和固定机构,横梁的中部通过换料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横梁的两端均安装有送料机构。本发明采用滚动摩擦,降低了耗材卷送丝摩檫力,可实现耗材稳定输送;同时本发明采用弹簧快速转位机构,可快速实现耗材盘工位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3D打印耗材架。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集机、电、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及先进材料技术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它因为可以加工出传统制造技术所不可能实现的复杂零件而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熔融沉积法(FDM)技术因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操作以及后处理简易等优点而受到学校和企业的青睐。PLA耗材因价格低廉、多色无毒的优点,因此是FDM技术最常用的耗材,单喷头双色打印时,为能有效的给挤出机送料,且快速更换耗材,耗材卷需要一个可快速更换耗材的装置。现阶段,虽然市面上已经存在耗材架,但是整体的工作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耗材卷与铝型材支架之间摩擦力大,其缺点是噪音大、送料阻力大和产生摩擦粉末,导致打印模型表面粗糙度差,而且更换耗材较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工位3D打印耗材架,可有效实现低阻力稳定送料,快速换料。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工位3D打印耗材架,包括送料机构、横梁和固定机构,横梁的中部通过换料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横梁的两端均安装有送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耗材盘和轴承组件,所述的耗材盘为带有圆通孔的工字型圆盘,耗材盘的圆通孔两端均设有轴承组件;所述的轴承组件包括内固定件、轴承和外固定件,所述的内固定件包括用于支撑轴承内圈的支撑环和用于将内固定件固定在横梁上的固定套,固定套和支撑环为同轴的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外固定件包括用于套装在轴承外圈上的套环和用于支撑耗材盘的锥形环,套环和锥形环为同轴的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由横向型材和竖向型材所构成的T型支架;所述的换料机构包括上压板、弹簧Ⅰ、支撑板以及L型固定件,L型固定件对称设在横梁和固定机构之间,L型固定件的其中一边卡装在横梁的滑槽内,L型固定件的另一边卡装在竖向型材的滑槽内,螺栓依次穿过上压板、弹簧Ⅰ、支撑板和横梁与L型固定件相固定,螺钉依次穿过上压板、支撑板和横梁与竖向型材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型材和竖向型材通过L型角件使用螺栓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在横梁中部的阻尼调节机构,阻尼调节机构包括本体、弹簧Ⅱ和活动套装在本体上的阻尼轴,阻尼轴的一端为锥形结构,且在阻尼轴锥形结构的端部装有滚珠,阻尼轴的另一端设有螺纹,阻尼轴设有滚珠的一端与耗材盘上的圆弧槽相接触,弹簧Ⅱ套装在阻尼轴上,且弹簧Ⅱ位于本体与阻尼轴锥形结构的端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耗材盘的圆弧槽的槽底还设有固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滚动摩擦,降低了耗材卷送丝摩檫力,可实现耗材稳定输送;
2.本发明采用的轴承外圈固定件设计了锥度,因此可适用于市面上大多数耗材卷,且不会出现轴向窜动的情况;
3.本发明采用螺栓螺母配合法,松动螺栓即可实现耗材卷的快速拆卸;
4.本发明采用弹簧快速转位机构,可快速实现耗材盘工位的更换;
5.本发明采用弹簧调节阻尼机构,可快速实现耗材盘转动的阻尼与固定;
6.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实现,价格低廉,实用性强,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换料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