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轮式减阻防粘马铃薯挖掘铲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0947.8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海;王立冬;李俊伟;禹江涛;陈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D3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铲柄 滚轮 滚轮轴承 轴承套管 防粘 刮片 马铃薯 油嘴 螺栓 滚针轴承 滚轮槽 滚轮式 挖掘铲 减阻 农业机械技术 配合 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 左右移动 螺纹孔 中轴线 减小 两排 焊接 土壤 | ||
一种滚轮式减阻防粘马铃薯挖掘铲,涉及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由铲柄、螺纹孔、滚轮、滚针轴承、轴承套管、油嘴螺栓、刮片构成,铲柄上有长方形滚轮槽,以铲柄中轴线为准,分为左右两排,滚轮与滚针轴承相互配合,组合成一个滚轮轴承组合,滚轮轴承组合与轴承套管通过油嘴螺栓与铲柄配合,安装于长方形滚轮槽内,轴承套管安装在滚轮两侧,限制滚轮轴承组合左右移动。铲柄上焊接的刮片位于相对的两个滚轮之间;滚轮可使铲柄表面的土壤和马铃薯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阻力,通过滚轮与刮片配合,达到防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轮式减阻防粘马铃薯挖 掘铲。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年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在 1050hm2和8000万吨左右。同时,我国马铃薯消费量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 增长,是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马铃薯适应性强、产业链长且 产值高,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 展、确保粮食安全及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根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6年德国年种植面积仅有中国的5.6%, 总产量却为中国的14.3%。这说明,我国马铃薯生产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品 种单一、农艺标准不一、生产技术粗放、管理水平差及机械化水平低等。
马铃薯挖掘铲是在马铃薯收获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 响马铃薯挖掘机整体挖掘性能,条件要求较高。就目前现有的挖掘铲,其结 构有三角形挖掘铲、栅条形挖掘铲等等,还有根据仿生原型进行的仿生设计 铲等等,虽然都能比较有效的进行马铃薯的挖掘工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 足。一是在马铃薯收获过程中,由于挖掘铲形状或者表面的结构会对马铃薯 造成一定的损伤,使得破碎率增加;二是由于挖掘铲为挖掘机械中的关键部 件,性能要求性对较高,现有的挖掘铲工作阻力大,使得工作效率不高,大 大增加了作业成本;三是由于马铃薯生长环境的差异,挖掘铲也需要满足对 各类土壤的适应性,比如需要克服土壤粘性大,易粘连在铲柄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滚轮式减阻防粘的马铃薯挖掘铲。
本发明是由铲柄、螺纹孔、滚轮、滚针轴承、轴承套管、油嘴螺栓、刮 片构成;
所述的铲柄上布置三个螺纹孔,布置方式成三角形排列,横排两个,竖 排一个,铲柄通过螺栓和三个螺纹孔连接在机架上,每个螺纹孔的直径为 铲柄上端两个螺纹孔之间的中心距为60-90mm,中间的螺纹孔中心到 铲柄上缘的距离为50-60mm;
所述的铲柄上开设有偶数个长方形滚轮槽,每个长方形滚轮槽的尺寸为60x25mm2,偶数个长方形滚轮槽分为两排对称分布在铲柄上,
所述长方形滚轮槽内安装滚轮;两个相邻的长方形滚轮槽之间具有隔 梁,隔梁的宽度为5-20mm,铲柄的侧边到长方形滚轮槽的侧边的距离为 15mm,铲柄的铲尖到下边的长方形滚轮槽的边缘距离为30-95mm,两排长方 形滚轮槽之间的距离为30mm。
所述的铲柄上每两个相邻长方形滚轮槽构成一对,每对长方形滚轮槽之 间的隔梁上焊接有刮片。两排长方形滚轮槽的刮片对称分布,刮片的尺寸为 60x10mm,刮片的侧边与滚轮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宽度为1mm;
铲柄侧面上具有与长方形滚轮槽数量相同的螺栓孔,螺栓孔用以安装油 嘴螺栓,油嘴螺栓的直径为同侧的油嘴螺栓的中心距为30-50mm;
所述的滚轮与滚针轴承相互配合,组合成一个滚轮轴承组合,滚轮轴承 组合与轴承套管通过油嘴螺栓与铲柄配合;轴承套管安装在滚轮两侧,限制 滚轮轴承组合左右移动;轴承套管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所述的滚轮与滚针轴承配合,通过油嘴螺栓可以给滚针轴承内部提供润 滑油,保证滚轮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死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