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织布机的引线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1536.0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0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三宝;刘家旺;冯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9/70 | 分类号: | D03D49/70;D03J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杨晓燕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织布机 引线 循环 利用 装置 | ||
1.适用于织布机的引线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引线分离总成、吸气总成、废纱收集总成、引线导向总成;
所述引线分离总成包括三把电动剪刀、剪刀支架和带孔基座,三把电动剪刀呈三角形分布的,分别通过螺栓可调节地安装在剪刀支架上,剪刀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带孔基座的安装孔上,所述剪刀支架上设置一个竖向长条形的槽口,电动剪刀通过螺栓在剪刀支架的槽口内上下移动实现电动剪刀相对于带孔基座的高度的调节;所述带孔基座上设置多个安装孔,剪刀支架通过带孔基座的安装孔的选择,实现剪刀支架在水平位置的调节,即实现电动剪刀水平位置的调节;三把电动剪刀由独立小电机驱动,调速器同时控制三把剪刀,保证电动剪刀剪线的同步,即剪线速度相同;所述吸气总成位于引线分离总成的下方,包括第一软吸管、四通接头、沉降室、沉降室支架、第二软吸管、风机和风机支架,沉降室通过沉降室支架放置在地面上,风机通过风机支架固定在距离地面20~30cm位置上,沉降室入口连接第一软吸管后,第一软吸管再通过四通接头一分为三分别布置在带孔基座下方,第一软吸管一分为三后的三个吸口分别设置在三把电动剪的正下方;沉降室出口通过第二软吸管通向风机;所述废纱收集总成位于吸气总成的沉降室下方,包括卸料漏斗和星型卸料器,卸料漏斗上方与沉降室通过螺栓相连接,卸料漏斗下方与星型卸料器通过四个螺栓相连接,卸料漏斗与沉降室及星型卸料器连接处均垫上密封圈;
所述引线导向总成包括若干个导向轮,分别位于引线分离总成的带孔基座上和织布机机身上,其中位于带孔基座上的导向轮呈三角形分布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带孔基座上;其余位于织布机机身上的导向轮通过螺栓与织布机机身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织布机的引线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吸管采用可伸缩变形的波纹软管,且内部设置钢圈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织布机的引线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吸管通过卡箍固定在带孔基座上,第一软吸管与电动剪刀距离由卡箍夹持第一软吸管的位置自由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织布机的引线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主体呈长方体状、两头呈凸台形状,沉降室主体内壁上焊接三块挡板,沉降室上方设置观察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织布机的引线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型卸料器包括卸料器壳体、叶轮、转动轴、平键和电机,叶轮设置于卸料器壳体内,叶轮通过转动轴和平键与卸料器壳体相连接,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电机连接,电机驱动叶轮转动;星型卸料器包括上口和下口,纬纱碎边从上口进,然后通过叶轮的旋转作用将落入到叶轮中的纬纱碎边从下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织布机的引线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叶片边缘与卸料器壳体紧密配合且采用脂润滑进行润滑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织布机的引线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带孔基座上的导向轮包括7个,7个导向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带孔基座上,导向轮的位置由选取的带孔基座的安装孔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15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收卷放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编织袋生产线的断丝快速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