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式海洋钻井平台用钢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1801.5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颜堂;张开广;范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42;C22C38/02;C21C7/06;C21C7/10;C21D8/00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钻井平台 固定式 海洋生态环境 耐海水腐蚀 重量百分比 冲击吸收 服役周期 过程参数 使用周期 铸坯加热 成坯 出钢 粗轧 精轧 生产工艺 浇铸 屈服 冶炼 建造 生产 | ||
一种固定式海洋钻井平台用钢,其化学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0.015~0.05%、Si:0.2~0.3%、Mn:1.81~1.99%、P≤0.01%、S≤0.001%、Cr:0.2~0.5%、Ni:0.11~0.14%,Cu:0.1~0.13%。生产方法:冶炼;出钢并浇铸成坯后对铸坯加热;粗轧;随即进行精轧;自然冷却至室温。本发明的屈服强度≥470MPa,‑90℃冲击吸收功≥120J,耐海水腐蚀速率≤0.5mm/年,服役周期达到55年以上,且生产工艺简单,过程参数容易控制。用本发明钢建造的海洋钻井平台质量显著提升,延长使用周期可达55年,并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合金结构钢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式海洋钻井平台专用钢及制造方法,更为确切地为一种用于固定式海洋钻井平台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天然气、石油、可燃冰、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海洋资源多采用固定式、自升式、桩立腿式等海洋钻井平台。这些钻井平台结构由于长期要受到洋流、台风、海浪冲击以及海水的腐蚀作用,为此,对钢材的力学性能、质量及抗海水腐蚀性能要求较高,以确保钻井平台服役安全并要求服役时间要更长。
现有固定式海洋钻井平台用钢,如DH36、EH36等由于屈服强度低,仅为355MPa级别,在制造平台中,不得不依靠增加钢板的厚度以提高钢的刚度,以增强抵抗海洋飓风等恶劣环境的冲击。然而,钢板厚度的增加使得冷热加工难度增加,尤其增加了焊接的难度,焊接接头会产生裂纹、夹杂等缺陷,使建造的海洋钻井平台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传统的DH36、EH36钢主要成分为0.15%C、0.25%Si、1.5%Mn、0.015%Ti、0.025%Al等,由于没有耐海水腐蚀成分设计,其耐腐蚀性能较差,对钢中杂质含量也没有要求,因此,所建造的钻井平台设计服役周期不超过35年。被废弃后的海洋钻井平台还会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杂质含量少高质量的钢材建造海洋钻井平台,延长服役年限,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本发明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高质量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屈服强度≥470MPa,̶ 90℃冲击吸收功≥120J,耐海水腐蚀速率≤0.5mm/年,用于制造海洋钻井平台,提高服役寿命至55年以上,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
经检索: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210435768.2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用钢”,其钢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数计为:C:0.12-0.15%,Si:0.40-0.60%,Mn:0.60-0.80%,Cr:2.00-2.20%,Al:0.10-0.30%,Mo:0.50-0.70%,P≤0.015%,S≤0.010%,Cu:0.20-0.40%,Ni:1.20-1.40%,Ti:0.025-0.045%,[N]≤0.030%,[O]≤0.0025%,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文献存在的不足是:碳含量较高,在钢材制造过程中易生产大量的复合渗碳体(Fe、Cr)3C,形成电位差,使腐蚀速率加快,服役周期难以达到50年。且其化学成分中还含有较高的昂贵元素Ni、Mo,致制造成本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1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