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3579.2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5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坑 基坑 余浆 硬壳层 外围 碎石作业 挖土设备 现场施工 溢出 凝固 铺设 整洁 施工 建设 | ||
1.一种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挖所形成的凹坑(1);
凹坑外围工程桩(2),设于所述凹坑(1)的一侧;
和硬壳层(4),由凹坑外围工程桩(2)安装时中所溢出的余浆凝固在凹坑(1)的坑底上所形成,用以供挖土设备驶入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凹坑外围工程桩(2)与凹坑(1)之间的土体上的过浆沟槽(3),所述过浆沟槽(3)用于供凹坑外围工程桩(2)安装时中所溢出的余浆流入进所述凹坑(1)的坑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外围工程桩(2)包括在凹坑(1)一侧间隔设置的基桩位置处采用边钻孔边喷水泥浆搅拌的方式,或者完成钻孔后再喷入水泥浆搅拌的方式以使土体与水泥浆混合所形成的水泥土桩以及插入在所述水泥土桩中的预制桩。
4.一种基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施工区规划出一个区域确定为待开挖的基坑,在待开挖的基坑所在的区域内规划出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在待开挖的基坑所在区域上打入满足施工所需数量的工程桩;
步骤二:在待开挖的基坑所在的区域上挖出土体以形成凹坑(1),在凹坑(1)与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之间的土体上开挖出过浆沟槽(3),其中,开挖的过浆沟槽(3)需满足安装凹坑外围工程桩(2)时中所溢出的余浆能够通过过浆沟槽(3)流入到凹坑(1)的坑底;
步骤三:在安装凹坑外围工程桩(2)过程中所溢出的余浆在凹坑(1)的坑底凝固成硬壳层(4)后,挖土设备驶入凹坑(1),挖出凹坑(1)的土体直至凹坑(1)的深度满足施工的基坑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的相对侧分别留出了凹坑(1)和适合驶入打桩设备的驶入区,或者在待开挖的基坑的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外的区域开挖成以形成凹坑(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开挖的基坑区的相邻侧均划分出连续分布的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在待开挖的基坑的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外的区域开挖以形成凹坑(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开挖的基坑区的四周均划分出连续分布的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在待开挖的基坑的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外的区域开挖以形成凹坑(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工程桩的具体操作可以是,选出满足施工要求的基桩位置,在每一基桩位置处采用边钻孔边喷水泥浆搅拌的方式,或者完成钻孔后再喷入水泥浆搅拌的方式以使土体与水泥浆混合所形成的水泥土桩,在每一所述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桩。
9.根据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8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设计的大小满足,其流出的余浆能够流满凹坑(1)的坑底,以在凹坑(1)的坑底形成所述硬壳层(4)。
10.根据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8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凹坑外围工程桩安装区规划出多个间隔分布且围绕于凹坑(1)的基桩位置,在每一基桩位置处采用边钻孔边喷水泥浆搅拌的方式,或者完成钻孔后再喷入水泥浆搅拌的方式以使土体与水泥浆混合所形成的水泥土桩,在每一所述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35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坑咬合桩止水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