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导体修饰复合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3785.3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5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周晓燕;徐世国;陈玉君;王建明;周子龙;李新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曾晓芒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体 修饰 复合 锂离子电池 三元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锂电池领域,提供一种双导体修饰复合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制备正极材料过程中形成体相超导体钛酸锂掺杂,体相超导材料能够加速电子转移,同时钛酸锂也是一种锂离子导体,能够同时提高体相锂离子传输速率;表面包覆锂离子导体LiVxAl1‑xPO4F,一方面能够消耗正极材料表面多余的残留锂,降低残碱,减少在循环过程中的电荷转移阻抗,同时提升材料的加工性能,另一方面,均匀的包覆层能够阻隔电池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降低副反应的发生。上述方案可共同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导体修饰复合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镍钴锰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简单的制备工艺,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电动工具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近年来,传统的小型低功率锂电池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一些电动工具、航模等电子产品要求电池能够高倍率放电;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对锂电池提出了需要放电电流大和功率较高的新要求。因此,当前锂电池正积极向高功率性能方向拓展。然而,高功率型锂电池在倍率性能、充放电性能、循环寿命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高功率电池长期处于高温工作环境下,需要克服在低温下大电流放电、高温下运行稳定性及存储稳定性等难点。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从电池关键材料着手提升锂电池的整体性能。而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最为关键的储锂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发挥。想要突破高功率型三元材料在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规模应用,需要克服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目前仍存在的安全、成本高、长期循环和储存后功率性能下降等制约高功率型三元材料发展的主要问题。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由于大电流放电可能导致电池极化增大,局部发热过多,从而引起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之间剧烈的化学反应,一方面造成电池性能的衰退,另一方面可能因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量而引起燃烧爆炸。因此解决好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是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关键。
体相掺杂和表面包覆是提高三元材料电性能的两种主要方法,特别是后者,有效的表面包覆能够减少电池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阻止电解液对电极材料表面的腐蚀,目前传统的包覆材料与电池材料之间作用力较弱,使得包覆材料容易从电池材料表面脱落,且大部分的包覆材料都会抑制锂离子的传递,不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倍率性能,这对高功率型电池材料的开发是不利的。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高功率型三元正极材料需要同时提升材料的稳定性和提锂离子传输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导体修饰复合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锂电池正极材料倍率性能、循环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所述双导体修饰复合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将镍盐、钴盐和锰盐按比例溶于溶剂中,配制成阳离子混合盐溶液A;
步骤S2、将掺杂元素钛盐与络合剂溶于溶剂中,匀速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B,配置碱液C;
步骤S3、将A、B、C三种溶液同时经计量泵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控制混合碱液C的加入量保持釜内pH在11~12之间,将沉淀物经洗涤、烘干得到超导材料钛酸锂掺杂的前驱体;
步骤S4、将所述钛酸锂掺杂的前驱体和锂盐按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煅烧处理,得到干燥的锂离子导体掺杂的三元正极材料;
步骤S5、配置LiVxAl1-xPO4F分散液,将所述锂离子导体掺杂的三元正极材料加入到所述分散液中,搅拌均匀后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然后煅烧得到双导体修饰的复合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37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