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缆工井实时智能监控故障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4773.2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8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洪旺松;徐新雄;王晓东;火忆;周峰;赵俊越;张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卢艳民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井 实时智能监控 故障预警 新型电缆 安全系数 实时监测 通风 一体化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缆工井实时智能监控故障预警方法,可以实现工井内照明、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以及通风一体化,在保证顺利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缆工井实时智能监控故障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工井清扫、故障修复时的下井接头制作、认线等诸多工作都是电力电缆运检班日常检修工作的一部分,均需要井下作业。但由于电缆工井长期封闭,井下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易爆等诸多气体,严重威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下井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通风处理(直至井下气体符合井下工作安全规程的要求),然后使用气体检测仪检测井下气体合格后,作业人员方可下井开展作业。
传统作业流程为:作业人员井下作业时,需携带照明灯具,通风系统应保持常开,作业一小时后,需重新测定井下气体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1)井下工作时,作业人员携带头挂式照明灯具,由于电池容量有限,长时间作业时续航能力弱,并且照明的亮度有时很难满足安全规程要求;2)井下有毒、有害、易爆气体无法进行实时检测,有时作业人员会忽略规程规定的一小时测定一次气体的要求,尤其是在作业点附近有垃圾站、燃气管道等危险源时,无法保证井下气体能长时间满足安全作业要求,严重威胁到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3)风机的叶片越大,风量越大;风机的转速越快,噪声越大,风量越大,风机在井下作业时是需要保持常开的,但由于鼓风机一般选择的是不可调速的交流电动机,当井下作业人员正在工作,新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突然超标时,无法快速将有毒有害气体排除,以达到最大限度的保证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传统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群创小组集思广益,共同开发一套“应用于工井内集照明、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及通风一体化便携式装置”,在解决了以上难题的同时,也增加更多的功能,在保证顺利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缆工井实时智能监控故障预警方法,实现工井内照明、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以及通风一体化,在保证顺利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缆工井实时智能监控故障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步骤:轴流风机安装在电缆工井的井口的一旁,轴流风机上安装调速器;井上监护人员监护井上接收电脑;井下监控装置安装在电缆工井内,所述井下监控装置包括壳体、单片机、照明灯、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无线模块和声光报警器;所述单片机和无线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和声光报警器分别嵌入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照明灯、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无线模块和声光报警器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所述调速器与所述轴流风机相连;所述调速器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进行无线通讯;所述井上接收电脑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进行无线通讯;
S2,开启电缆工井的井盖后,所述轴流风机对井内吹风,将井外新鲜空气与井内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交换;
S3,所述气体传感器进行井内气体检测,检查井内有毒有害气体是否超标,并将井内气体检测数据传输给所述单片机,若井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正常,则进行步骤S4;若井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则进行步骤S5;
S4,井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正常,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无线模块将井内气体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所述井上接收电脑,便于井上监护人员的查看,所述轴流风机保持正常转速;
S5,井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且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无线模块将井内气体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所述井上接收电脑,所述井上接收电脑同时进行声光报警,井上监护人员通过所述井上接收电脑可快速组织井下作业人员快速撤离;并进行步骤S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4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