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4788.9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马鲁克;李文宏;赵宝修;王正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中农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02 | 分类号: | C07C231/02;C07C233/07;C07C233/18;C07C233/88;C07D231/12;C07D333/32;C07D333/3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张娟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乙酰胺类 合成 安全环保 反应速度快 氯化氢气体 生产成本低 仲胺化合物 后处理 回流反应 氯乙酰氯 三废排放 生产标准 有机溶剂 反应釜 缚酸剂 水吸收 排出 收率 盐酸 废水 排放 生产 | ||
1.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釜中,将仲胺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升温至回流,向其中加入氯乙酰氯,回流反应0.5~20个小时,得到氯乙酰胺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其中Ar选自苯基、吡啶基、吡咯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唑基、咪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吡喃基、哒嗪基、嘧啶基、吡嗪基或哌嗪基,或者所述的基团上进一步带有1-2个下述的取代基:氟、氯、C1-C4烷基,C1-C4烷氧基、苯基、苯氧基、苄基或苄氧基;
R选自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
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氯苯、二甲苯、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乙醚、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1-甲氧基-2-丙醇、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
仲胺化合物和氯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1.0~3.0;
仲胺化合物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酰胺类化合物为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吡草胺、甲氧噻草胺、二甲噻草胺、异丙甲草胺或精异丙甲草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仲胺化合物和氯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1.0~1.5;仲胺化合物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环己烷、二氯乙烷或乙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酰胺类化合物为丙草胺、异丙甲草胺或精异丙甲草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酰胺类化合物为丙草胺,具体的,将2,6-二乙基-N-(2-丙氧基乙基)苯胺溶于环己烷,升温至回流,向其中加入氯乙酰氯,回流反应2个小时,加水水洗,静置分液,有机相脱去环己烷,得到丙草胺;其中2,6-二乙基-N-(2-丙氧基乙基)苯胺和氯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1.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酰胺类化合物为异丙甲草胺,具体的,将2-乙基-N-(1-甲氧基丙-2-基)-6-甲基苯胺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溶剂环己烷,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升温至回流,滴加氯乙酰氯,滴毕保温反应1小时,加水水洗,然后静置分液,有机相脱去环己烷,得到异丙甲草胺;其中2-乙基-N-(1-甲氧基丙-2-基)-6-甲基苯胺和氯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1.0~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酰胺类化合物为精异丙甲草胺,具体的,将S-2-乙基-N-(1-甲氧基丙-2-基)-6-甲基苯胺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环己烷,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升温至回流,滴加氯乙酰氯,滴毕保温反应1.5小时,加水水洗,然后静置半小时分液,有机相脱去环己烷,得到精异丙甲草胺;其中S-2-乙基-N-(1-甲氧基丙-2-基)-6-甲基苯胺和氯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1.0~1.5。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任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连接有氯化氢气体的水吸收装置,反应中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水吸收装置吸收,得到工业盐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氯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吸收装置内为质量浓度为0.5~1%的乙醇水溶液;水吸收装置内的温度为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中农联合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中农联合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47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葫芦巴籽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N-脂肪酰谷氨酸碱金属盐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