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副仪表板区域零件的位置舒适性的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4878.8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袁博;胡雪芬;高建远;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4 | 分类号: | B60K3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子豪;刘林华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板 区域 零件 位置 舒适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副仪表板区域零件的位置舒适性的评估方法。其中,其包括下列步骤:a.建立所述副仪表板区域零件的数学模型,其中,根据所述数学模型将所述副仪表板区域零件以1:1的尺寸比例转化为实体模型;b.使驾驶员座椅以及所述副仪表板区域零件进行位置调节。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包括:在乘用车开发阶段,提供了一种评估副仪表板区域零件在各布置位置的舒适性问题方法,该评估方法准确、高效、成本低,帮助提高副仪表板区域零件的舒适性,促进乘用车开发质量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用车设计开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尤其乘用车的副仪表板区域零件的位置舒适性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乘用车的副仪表板是驾驶员的高关注区域。副仪表板上的扶手、刹车手柄、杯托、换挡把手都是驾驶员高频使用和操作零件,这些零件和驾驶员的相对位置关系,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都会影响操作舒适性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整车车辆的人机工程学表现,从而影响车型的客观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评估并验证这些副仪表板上的零件集成,合理布置它们的位置是乘用车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针对副仪表板区域的各零件集成位置的舒适性,有虚拟评估和实物评估两种方法。虚拟评估是通过针对零件的位置坐标分析、三维数模的位置布置,并结合三维虚拟环境进行分析,这种评估方法缺乏手部触碰感,操作力度和手臂舒展状态等这些操作者的真实感受,无法给予直接、真实的舒适性操作体验。实物评估是通过对市场上已有车型的实车和工程零件进行实际操作评估,从而获得直观的操作舒适性体验,但这种评估方法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而且也无法准确获得零件所有需要的评估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乘用车开发阶段,针对副仪表板区域的扶手、刹车手柄、杯托、换挡把手这些零件位置,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评估方法,使得各零件在一定位置范围内的布置都得到真实的操作舒适性评估。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区域零件的位置舒适性的评估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副仪表板区域零件的位置舒适性的评估方法,其中,其包括下列步骤:
a. 建立所述副仪表板区域零件的数学模型,其中,根据所述数学模型将所述副仪表板区域零件以1:1的尺寸比例转化为实体模型;
b. 构造有驾驶员座椅支架及调节模块和副仪表板调节单元,所述副仪表板调节单元布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支架及调节模块上,驾驶员座椅布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支架及调节模块上并且能够通过所述驾驶员座椅支架及调节模块进行位置调节,所述副仪表板区域零件布置在所述副仪表板调节单元上并且能够在所述副仪表板调节单元上进行位置调节。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副仪表板调节单元包括副仪表板调节模块和副仪表板基板,所述副仪表板调节模块固定于所述驾驶员座椅支架及调节模块上,并且所述副仪表板基板能够通过所述副仪表板调节模块进行位置调节,所述副仪表板区域零件与所述副仪表板基板连接。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副仪表板区域零件包括刹车手柄模块、扶手模块、杯托模块、换挡把手模块。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副仪表板基板上构造有扶手调节模块、杯托调节模块和换挡把手调节模块,所述扶手调节模块、所述杯托调节模块和所述换挡把手调节模块能够在所述副仪表板基板上沿所述副仪表板基板的纵向方向进行位置调节,并且所述换挡把手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换挡把手模块固定于其上并且能够使所述换挡把手模块进行位置调节,所述杯托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杯托模块固定于其上并且能够使所述杯托模块进行位置调节,所述扶手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扶手模块固定于其上并且能够使所述扶手模块进行位置调节。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扶手调节模块用于能够使所述扶手模块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48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