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铝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4986.5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韩硕;文丹华;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B22D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镁铝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铝复合板材包括镁合金芯层、铝合金包覆层和成型于所述镁合金芯层、铝合金包覆层之间的结合界面层,在所述结合界面层中,以所述结合界面层的总质量为基准,Al和Mg的含量比为1:(1-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铝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界面层的厚度为15-35μm。
3.一种镁铝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1:将熔融状态的铝合金溶体浇铸在镁合金件表面,使铝合金溶体包覆镁合金件,然后冷却,得镁铝复合铸锭;
步骤2:对步骤1所得镁铝复合铸锭进行挤压,获得板状的镁铝复合坯料;
步骤3:对步骤2所得镁铝复合坯料进行轧制,得镁铝复合板材;
所述镁铝复合板材包括镁合金芯层、铝合金包覆层和成型于所述镁合金芯层、铝合金包覆层之间的结合界面层,在所述结合界面层中,以所述结合界面层的总质量为基准,Al和Mg的含量比为1:(1-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在进行挤压前,使所述镁铝复合铸锭在350-400℃下预热4-6h。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挤压的温度为350-390℃,所述挤压的挤压比为10-2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件为镁合金棒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对镁合金件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化学清洗和/或机械打磨以去除镁合金件表面的油污和/或氧化物。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熔炼铝合金得熔融状态的铝合金溶体,当所述铝合金溶体温度达到690-720℃后,对所述铝合金溶体保温3-5min。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的温度为350-400℃,所述轧制为一道次轧制或多道次轧制。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道次下轧量为20-50%。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之后还包括退火,所述退火的温度为250℃,时间为1-3h。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1:将镁合金加工成具有预设尺寸的镁合金棒材,然后将所述镁合金棒材固定在浇铸模具内;
步骤2:对铝合金进行熔炼,获得熔融状态的铝合金溶体;
步骤3:所述浇铸模具和镁合金棒材在150-200℃下预热1-2h,将所述铝合金溶体加入浇铸模具内,使所述铝合金溶体完全包覆所述镁合金棒材,然后室温下冷却,凝固后获得镁铝复合铸锭;
步骤4:将所述镁铝复合铸锭置于挤压模具中,对所述镁铝复合铸锭进行挤压,获得板状的镁铝复合坯料;
步骤5:对所述镁铝复合坯料进行轧制,得到镁铝复合板材。
13.一种镁铝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铝复合板材由权利要求4-12任意一项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49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