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天窗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5630.3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武漫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B60R25/25;B60R2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开关 指纹传感器 天窗开关 指纹信息 按压 启闭控制电路 报警电路 控制系统 汽车天窗 控制器 天窗 控制面板 判断结果 电连接 预存储 匹配 汽车 采集 驾驶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天窗控制系统,包括:天窗开关,设置在汽车的驾驶侧控制面板上,所述天窗开关的按压面上集成有指纹传感器,在所述天窗开关被用户按压时,所述指纹传感器采集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第一可控开关,安装在天窗启闭控制电路中,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天窗启闭控制电路;第二可控开关,安装在汽车的报警电路中,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报警电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天窗开关、所述指纹传感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指纹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工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天窗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越快,对汽车的智能化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汽车天窗的开启方式已由最初的手动开启发展到非接触式开启汽车天窗的方式。
目前,汽车内设置有开启、关闭汽车天窗的开关,用户可通过按压开关来控制汽车天窗开启和关闭,这种控制方式最然智能,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车内的儿童也可以通过操控开关来开启或关闭天窗,这无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目前这种无法区分用户身份的开关天窗的方式智能化程度还是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天窗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对用户身份的确认来开关天窗,从而避免非授权用户开关天窗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得汽车天窗的控制更加智能化。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天窗控制系统,包括:天窗开关,设置在汽车的驾驶侧控制面板上,所述天窗开关的按压面上集成有指纹传感器,在所述天窗开关被用户按压时,所述指纹传感器采集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第一可控开关,安装在天窗启闭控制电路中,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天窗启闭控制电路;第二可控开关,安装在汽车的报警电路中,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报警电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天窗开关、所述指纹传感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指纹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按压天窗开关过程中时,设置在天窗开关按压面上的指纹传感器会采集用户按压天窗开关的手指的指纹信息,并通过电路回路将指纹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判断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是否相匹配,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通过对用户身份的确认来开关天窗,有效避免了指纹信息不匹配的用户(即非授权用户)开关天窗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得汽车天窗的控制更加智能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开启以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断开,在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不匹配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断开以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开启。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在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开启,第二可控开关断开,这样天窗就可以开启、关闭,汽车就无需进行报警,控制器在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不匹配时,控制第一可控开关断开,第二可控开关开启,这样天窗就无法开启、关闭,同时会进行报警,可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均为场效应管。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对用户身份的确认来开关天窗,从而避免非授权用户开关天窗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得汽车天窗的控制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5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