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血压基因多态性荧光PCR溶解曲线检测试剂盒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5896.8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倪晓龙;李亚波;李春凤;欧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泰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血压 试剂盒 基因多态性 曲线检测 荧光PCR 检测 溶解 应用 基因多态性检测 核酸提取过程 简化操作步骤 熔解曲线 探针组合 引物组合 多重PCR 基因 多态性 反应管 聚合酶 热启动 种检测 大类 判读 熔解 个性化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血压基因多态性荧光PCR溶解曲线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以及一种检测高血压用药基因的多重PCR熔解曲线检测方法。所述试剂盒主要包括引物组合、探针组合,以及热启动聚合酶、PCR反应缓冲液、dNTPs等PCR反应试剂,含高血压用药相关7种基因多态性检测,分别是CYP2D6*10、CYP2C9*3、ADRB1(1165G>C)、AGTR1(1166A>C)、CYP3A5*3、NPPA(T2238C)、ACE(I/D),通过3个反应液进行PCR扩增和熔解分析,判断7个基因相关多态性的情况,从而指导临床高血压5大类药物的个性化应用。本发明通过3个反应管轻松完成检测过程,同时检测过程无需核酸提取过程,简化操作步骤,判读方法简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血压基因多态性荧光PCR溶解曲线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以及一种检测高血压用药基因的多重PCR熔解曲线检测方法。
(二)背景技术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中国人群因高血压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高达3794万人年,占总DALY的12.0%,占心血管病总DALY的 63.5%;其中伤残损失寿命年(YLD)为3557万人年,早逝损失寿命年(YLL)为236.5 万人年,占心血管病YLD和YLL的50.1%和64.5%,是心血管病负担的首位危险因素。全国每年因血压升高所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余万,每年直接医疗费用达366 亿,我国治疗后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29.6%。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流行态势严重,其主要并发症如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的致残致死率高,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近年来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高血压治疗药物也层出不穷,但高血压药物治疗亦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由此也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持续性及血压控制率。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是临床上目前血压控制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升高、基因、性别、体重、疾病状况在内的多种因素可导致不同个体对于药物的反应的差别,然而遗传因素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药物的代谢、转运、受体的基因多态性直接决定了其编码的蛋白功能差异,从而是药物代谢吸收产生差异,导致人血药浓度的显著不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5大类药物及对应的主要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影响如下所示(表1):
表1: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型的临床意义
以上所述的基因突变均有较大可能与高血压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反应相关,相同剂量的药物在不同个体中产生明显差异,有的个体有效,有的个体根本无效,甚至有的人产生药物反应。因此,利用有效地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可以调整患者的用药种类或剂量,可以使药物发挥最佳作用,同时可以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为精准医疗中个体化医疗提供最佳的科学实践论据,为迎接更广泛的个体化医疗时代的来临继续努力。
目前针对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技术有很多,最常用的有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序列特异性PCR、一代测序、二代测序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有各自的应用缺陷,有的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无法进行高通量多位点同时检测,使得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多态性检测技术应用仍不理想,一直无法满足临床检测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泰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泰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5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