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孔面积高度变化的环路热管及其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6205.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2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生;李言伟;马玥;王兰文;马聚隆;欧阳宇恒;李雅倩;张瑞;马志腾;王铁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8D15/02;F24T10/4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高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毛细芯 冷凝端 蒸发端 环路热管 上升段 流体 连通 蒸发 高度变化 换热装置 局部压力 上升方向 压力均衡 中心设置 反重力 柔性管 管壁 热管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重力环路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位于冷凝端上部,所述蒸发端一部分设置在流体上升段,在流体上升段的蒸发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毛细芯,毛细芯中心设置冷凝端流向蒸发端的管路,所述管路是柔性管,所述管路管壁上设置通孔,管路通过通孔与毛细芯之间连通,沿着高度上升方向上,所述通孔的直径越来越大。本发明通过通孔越来越大,使得连通面积越来越大,可以保证毛细芯整体上的压力均衡,避免局部压力过大,造成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以及利用热管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热管一般都是依靠重力实现热管的循环,但是此种热管只适合下部吸热上部放热的情况,对于相反上部吸热下部放热去无法适用。因此针对此种情况,本发明通过对毛细结构进行了改进,发明了结构改进反重力热管。
在前面的申请中,申请人申请了反重力环路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位于冷凝端上部,所述蒸发端一部分设置在流体上升段,在流体上升段的蒸发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毛细芯,毛细芯中心设置冷凝端流向蒸发端的管路。但是此热管管路与毛细芯之间的连通在高度方向上是保持一致的,但是在研究中发现,此种情况容易造成局部压力过大,对热管的使用寿命产生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前面发明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环路热管及其换热装置,本发明通过通孔越来越大,使得连通面积越来越大,可以保证毛细芯整体上的压力均衡,避免局部压力过大,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环路热管及其换热装置,本发明通过通孔越来越大,使得连通面积越来越大,可以保证毛细芯整体上的压力均衡,避免局部压力过大,造成损失从而解决前面出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重力环路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位于冷凝端上部,所述蒸发端一部分设置在流体上升段,在流体上升段的蒸发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毛细芯,毛细芯中心设置冷凝端流向蒸发端的管路,所述管路是柔性管,所述管路管壁上设置通孔,管路通过通孔与毛细芯之间连通,沿着高度上升方向上,所述通孔的直径越来越大。
作为优选,沿着高度上升方向上,所述通孔的直径越来越大幅度不断的增加。
作为优选,通孔为圆形或者菱形。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芯延伸到冷凝端。
一种换热装置,包括风机装置、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环路热管和储水冷凝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冷凝室设置在土壤冷源中,空气进口通道的出口、空气出口通道的入口与储水冷凝室连通,所述风机装置将空气从空气进口通道引入到储水冷凝室的过程中与蒸发端进行换热,冷凝端将热传导给外部土壤冷源,所述环路热管是前面所述的环路热管。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装置包括垂直风力机、行星轮增速器和螺旋叶片,垂直轴风力机利用风能,带动行星轮增速器和螺旋叶片吸入空气。
作为优选,螺旋叶片下端连通储水冷凝室的入口管,所述储水冷凝室连接入口管的位置开始直径变大,然后直径开始变小。
作为优选,环路热管的蒸发端安装在储水冷凝室入口管,环路热管的冷凝端缠绕于冷凝室外部,和外部土壤直接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蒸发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毛细芯,从而实现反重力热管的作用。
作为优选,空气进口通道就是冷凝室的入口管,空气出口通道设置在冷凝室的入口管,空气出口的冷空气预冷空气进口的热空气。
作为优选,蒸发端设置在冷凝室的入口管,蒸发端的至少一部分充满了毛细芯,毛细芯中心设置冷凝端流向蒸发端的管路,蒸发端的外壁面环绕设置纵向竖直翅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6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尺度表面结构特征的微通道换热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蓄热储能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