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钢混结合梁上接触网立柱基础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6462.X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游励晖;易大伟;余浪;黄毅;许志艳;廖文键;许敏;陈克坚;何庭国;田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结合 接触 立柱 基础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钢混结合梁上接触网立柱基础的安装方法,包含支撑部件的组装、吊装和安装,然后在所有所述支撑部件顶部和主梁顶部预埋钢筋并进行浇筑,完成立柱基础的安装。采用本方法能够便于接触网立柱基础的施工,有效提高混凝土层的浇筑成型质量,减少单独设置模板等临时施工措施,有效提高立柱基础的安装效率和质量,缩短施工工期,方便后续立柱的吊装及安装,有利于保证立柱的垂直度和稳定性,避免倒杆和沉降,无需对桥面翼缘上的钢筋进行加密处理,有效降低设计强度和施工难度,有利于节省材料,避免大幅增加桥梁工程的建造成本,便于规划布置立柱的安装位置,提高接触网的运行质量,提升经济性,增加铁路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钢混结合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钢混结合梁上接触网立柱基础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钢混结合梁是由钢材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是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合理组合,充分发挥了钢材抗拉强度高、塑性好和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点,又能弥补彼此的缺点,因此在现代桥梁结构中,钢混结合梁越来越成为桥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年来电气化铁路已经成为现代化铁路的主流类型,广泛运用于高快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很多非电气化铁路亦相继实现电气化升级改造,其中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常用的两种供电网络方式之一,作为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主要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现有的在钢混结合桥梁上设置接触网基础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设计在桥墩上,其施工方法是在桥墩的悬臂板上绑扎好桥墩顶帽钢筋和接触网基础的预埋钢筋,将接触网基础悬臂板与桥墩顶帽一同浇筑,同时预留好立柱预埋螺栓套筒,安装预埋螺栓与套筒连接,使接触网立柱与基础连接牢固,该基础构造简单,但位置必须在桥墩附近,位置有限,由于桥梁结构受力复杂多变,不便于立柱的合理分布;另外一种是设计在钢混结合梁的桥面翼缘板上,其施工方法是在翼缘板上加密设置接触网基础的预埋钢筋,将其与主梁钢筋相连,然后将接触网基础桥面翼缘板上的混凝土与主梁上混凝土一同浇筑,同时预留好立柱预埋螺栓套筒,安装预埋螺栓与套筒连接,使接触网立柱与基础连接牢固,该基础虽然对设置位置并无限制,但由于立柱的重量很重,必须对桥面板上钢筋进行加强,桥面板较薄导致钢筋过密,施工难度大,对施工要求较高,成本较高,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钢混结合桥梁上安装接触网基础时,限制条件多,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施工效率较低,质量差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铁路钢混结合梁上接触网立柱基础的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钢混结合梁上接触网立柱基础的安装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制作支撑部件,将若干个套筒和若干个剪力钉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顶部,所有所述套筒沿立柱安装处的周围设置;
b、将所有所述支撑部件吊装并连接于主梁上;
c、在所有所述支撑部件顶部和主梁顶部设置预埋钢筋,并在所述支撑部件顶部和主梁顶部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层,完成立柱基础的安装。
具体安装方法为,先制作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立柱,在所述支撑部件上连接固定套筒和剪力钉,所述套筒用于连接接触网立柱,故设于安装位置周围,然后将桥梁上每个需要安装立柱的位置处吊装并连接所述支撑部件,连接完毕后,在所有所述支撑部件顶部和主梁顶部绑扎预埋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无需额外加密支撑部件上的预埋钢筋,并且所述支撑部件能够作为浇筑混凝土时的底模,方便浇筑,降低支模费用,节省模板周转损耗,有效提高浇筑成型质量,形成立柱基础后,通过螺栓与所述套筒的连接将立柱安装在所述立柱基础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64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现浇与预制组合式便携通信塔落地基础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桥梁抗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