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的横向扭转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6748.8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汤颖颖;李英帅;牛艳伟;严占华;强文伟;冯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电极 导电液体 警示灯 管内 检测电极 箱梁 识别装置 转体施工 电源形成回路 同一水平面 变形原因 扭转变形 梯形分布 通路电极 液面保持 一端连接 浸入 扭转 桥梁 导管 点亮 填充 液面 升高 查找 监测 外部 | ||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的横向扭转识别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箱梁两侧的梯形电极管,梯形电极管内安装有插入深度呈梯形分布的多支检测电极,在检测电极下方的梯形电极管中填充有导电液体,梯形电极管内还安装有一支常浸入导电液体的通路电极,不同插入深度的检测电极分别连接外部的警示灯,警示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形成回路,回路上设有开关;箱梁两侧的两个梯形电极管通过导管组成U型管结构,两个梯形电极管内导电液体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箱梁发生扭转变形时,梯形电极管内导电液体的液面相对升高或降低,引起不同的警示灯点亮。本发明降低了监测难度,现场工作人员根据警示灯变化变化,能够及时查找变形原因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的横向扭转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转体施工桥梁具有构建快速、阻断交通时间短等特点,适用于交通繁忙的立交、铁路等跨线工程,近年来的应用日益广泛[1]。在转体过程中,由于偏载或其他转动不平顺因素引起的桥梁结构发生偏移、倾斜、横向扭转等情况,会影响其整体稳定性[2]。
目前,桥梁转体施工的横向扭转变形一般采用全站仪及位移计进行测控[3]。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布置在箱梁的全站仪测点随着梁体转动,监控难度大且不能及时反映结构横向扭转变形[4]。位移计主要布置在位移变化较小的转盘支撑脚位置,对监测精度要求较高[5]。而在转体施工时,出现扭转变形时需要及时识别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1]陈英杰.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06,(02):28-29+92.
[2]刘义猛.桥梁转体施工监控测量技术实例介绍[J].测绘技术装备,2017,19(02):57-59.
[3]丁晓光.西溪河大桥水平转体监控量测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01):126-127.
[4]张相玺.跨铁路同步转体桥施工阶段梁体应力及变形监测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6,(08):23-26+82.
[5]孙全胜,王立峰,孙永存,王世杰.万吨级斜拉桥水平转体施工监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03):400-4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的横向扭转识别装置,该装置不仅安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测控效果,通过在桥梁转体施工发生扭转变形时进行预警,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分别安装在箱梁两侧的梯形电极管,梯形电极管内安装有插入深度呈梯形分布的多支检测电极,在检测电极下方的梯形电极管中填充有导电液体,梯形电极管内还安装有一支常浸入导电液体的通路电极,不同插入深度的检测电极分别连接外部的警示灯,警示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形成回路,回路上设有开关;箱梁两侧的两个梯形电极管通过导管组成U型管结构,两个梯形电极管内导电液体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箱梁发生扭转变形时,梯形电极管内导电液体的液面相对升高或降低,引起不同的警示灯点亮。
所述的梯形电极管通过顶部设置的高度调节绳以及在管身上缠绕的固定带连接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为门型支架,其底部设置有能够增大接触面积的底座;
固定支架的底座采用膨胀螺栓与箱梁的上表面固结,使用高度调节绳将梯形电极管的高度调整好之后,通过固定带将梯形电极管进行定位。
所述的梯形电极管内设置有绝缘瓶塞,绝缘瓶塞上开设有通气孔、正极接口以及检测电极接口;检测电极接口设有六个,沿圆周均匀分布,检测电极接口上安装插入深度不同的六支检测电极,正极接口中安装通路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6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装置
- 下一篇:按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