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网络负载均衡的数据中心资源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7000.X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1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廉震;李鑫;秦小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803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负载均衡 虚拟机部署 数据中心资源 拓扑感知 调度 云数据中心 最大程度地 最大利用率 计算资源 数据中心 网络链路 网络热点 网络拥塞 有效减少 资源拓扑 租户请求 最小边 最小化 割集 图论 部署 分析 保证 | ||
1.一种面向网络负载均衡的数据中心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进行资源拓扑分析,所述的资源包括租户请求数量n、每个请求的拓扑结构;
(2)进行数据中心剩余计算资源量分析,以统计数据中心每台物理机当前的可用计算资源量;
(3)执行拓扑感知的启发式虚拟机部署策略,包括:
(3-1)对所有的租户请求按照请求的虚拟机数量做降序排列,形成待部署的请求队列Q,定义i表示迭代次数,初始化i为1;
(3-2)对Q中的第i个请求Qi,如果存在一物理机,其剩余可用资源最佳满足Qi的虚拟机数量请求,则将Qi部署到该物理机上,转入步骤(3-7);否则,转入步骤(3-3);
(3-3)查找请求Qi表示的带权无向图中的具有最小权值的边割集;
(3-4)去掉请求Qi中找到的最小边割集,原图被分割为两个子图;
(3-5)对步骤(3-4)中分割后的两个子图寻找最适合的物理机,若找到相应的物理机,则把相应子图中的虚拟机部署到该物理机上,然后转入步骤(3-7);否则,转入步骤(3-6);(3-6)对分割后没有部署的请求采用分治思想进行部署;
(3-7)令i=i+1,返回步骤(3-2),直至所有请求全部部署到物理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个请求的拓扑结果以带权无向图给出,其中顶点表示虚拟机,边表示虚拟机两两之间的通信,边的权值表示两台虚拟机通信的流量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6)中,所述分治思想的部署策略包括:
(3-6-1)对于切割后的某个子请求,首先找到该请求中未被分配且通信流量需求最大的顶点,即虚拟机;
(3-6-2)找到距离当前物理机最近且具有最大剩余可用资源的物理机;
(3-6-3)依次将该顶点和与之相邻的顶点部署到物理机上,直至该请求被完全部署或者该物理机剩余可用资源为空;
(3-6-4)若该请求中存在未被分配的虚拟机,则转入步骤(3-6-1);否则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6-3)中,相邻顶点的部署顺序为与当前顶点相连边的权值由大到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6-2)中分治思想部署策略的物理机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包括:
规定处于同一个柜顶交换机下的物理机距离为1;
不在同一个柜顶交换机下,但是处于同一个汇聚层交换机下的物理机的距离为2;
既不在同一个柜顶交换机下,也不在同一个汇聚层交换机下,但是处于同一个核心层交换机下的物理机之间的距离为3。
6.一种基于拓扑感知的启发式虚拟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对所有的租户请求按照请求的虚拟机数量做降序排列,形成待部署的请求队列Q,定义i表示迭代次数,初始化i为1,其中每个请求的拓扑结果以带权无向图给出,其中顶点表示虚拟机,边表示虚拟机两两之间的通信,边的权值表示两台虚拟机通信的流量大小;
S2:对Q中的第i个请求Qi,如果存在一物理机,其剩余可用资源最佳满足Qi的虚拟机数量请求,则将Qi部署到该物理机上,转入步骤S7;否则,转入步骤S3;
S3:查找请求Qi表示的带权无向图中的具有最小权值的边割集;
S4:去掉请求Qi中找到的最小边割集,原图被分割为两个子图;
S5:对步骤S4中分割后的两个子图寻找最适合的物理机,若找到相应的物理机,则把相应子图中的虚拟机部署到该物理机上,然后转入步骤S7;否则,转入步骤S6;
S6:对分割后没有部署的请求采用分治思想进行部署;
S7:令i=i+1,返回步骤S3,直至所有请求全部部署到物理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70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