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新风系统止逆阀动作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7874.5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彭东浩;陈妃味;黄春亮;孙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晓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77 | 分类号: | F24F11/77;F24F1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风电机 新风电机 动作控制系统 关闭指令 系统关闭 新风系统 逐步降低 止逆阀 转速降 新风 算法 减速 方法控制 关机命令 延时关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新风系统止逆阀动作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若所述系统关闭,所述控制方法控制新风、排风电机按照算法延时关机,若所述系统关闭接收到关机命令后,所述控制方法的算法包括如下步骤:ⅰ).若接收到关闭指令时,新风电机‑排风电机>[阈值X±10],则排风电机维持当前转速不变,新风电机拟PID算法均匀减速;当新风电机转速降到新风电机‑排风电机=[阈值X±10]时,新风、排风电机同时再逐步降低转速;ⅱ).若接收到关闭指令时,新风电机‑排风电机<[阈值X±10],则新风电机维持当前转速不变,排风电机拟PID算法均匀减速;当排风电机转速降到新风电机‑排风电机=[阈值X±10]时,新风、排风电机同时再逐步降低转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新风系统止逆阀动作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系统,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
现有的新风系统,规格参差不齐,对于用户,往往是使用一段时间才会出现故障,可靠品质是用户一直追求的目标。由此追求可靠产品设计,是设计方向。传统的新风系统,排风口使用止逆阀主要靠排风机吹开,排风机停止运行时,靠止逆阀强力闭合关闭,这样,止逆阀弹簧长期工作就存在一定疲劳度,使用寿命较短,且会造成闭合不紧问题,新风系统严重混风,导致新风系统一次性过滤效果差。此外,传统的新风系统的止逆阀在关机时由于弹簧长期工作的疲劳度问题可能出现“咔咔”抖动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新风系统止逆阀动作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高了止逆阀工作寿命,保证新风长期运行使用过滤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新风系统止逆阀动作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新风机和排风机,新风机和排风机上分设新风电机和排风电机,排风机构上设置止逆阀,止逆阀上设置弹簧;若所述系统启动,新风、排风电机开启,并需确保新风电机转速高于排风电机转速;若所述系统关闭,所述控制方控制新风、排风电机按照算法延时关机,若所述系统关闭接收到关机命令后,所述控制方法的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若接收到关闭指令时,新风电机-排风电机>[阈值X±10],则排风电机维持当前转速不变,新风电机拟PID算法均匀减速;当新风电机转速降到新风电机-排风电机=[阈值X±10]时,新风、排风电机同时再逐步降低转速;
ⅱ).若接收到关闭指令时,新风电机-排风电机<[阈值X±10],则新风电机维持当前转速不变,排风电机拟PID算法均匀减速;当排风电机转速降到新风电机-排风电机=[阈值X±10]时,新风、排风电机同时再逐步降低转速。
优选阈值X来保证止逆阀在排风机停止运行之前完全闭合。
进一步的,在排风电机停止运行前,需保证止逆阀已正常关闭。
进一步的,使用不同组合转速的新风、排风电机,一一验证不同组合转速负荷下,止逆阀都要正常打开。
再进一步的,在排风电机停止运行后,依据接收到的指令做出下一步动作,若最初为新风系统关机指令,则在新风电机转速将为0后停机;若最初不为新风系统关机指令,则新风电机升速至原目标转速。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相比于传统新风系统止逆阀,提高了止逆阀工作寿命,若止逆阀弹簧失效,还可靠回力正常闭合。保证新风长期运行使用过滤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性。进一步的还能够消减止逆阀闭合噪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算法的流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晓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晓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7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